一個揪心的問號

  • 如果,生命中最深的祈求,是在菩薩面前磕一萬個長頭;那麼鑽石、股票,還能懾懾閃亮嗎?
  • 如果,一生只洗三次澡;那麼豪宅配按摩浴缸,還能那麼誘人嗎?
  • 如果,追求的最高深智慧,是上天與諸佛的教誨;那麼網路和電腦、手機,還能那麼的不可或缺嗎?

小蟹子有幸,在千禧之初,造訪了西藏,這個世界的屋脊,最靠近的天堂的地方。從藥王菩薩的座前過,親自身跨過雅魯藏布江、親眼目睹念青唐古喇山、親炙神的殿堂-布達拉宮,那是與傳說相遇的神祕感覺。

不過讓小蟹子更深深震撼的卻是西藏人的生活智慧。那種,一心要在佛前瞌一萬個長頭的虔誠與平凡的祈求;那種,用轉經祈禱,協助跨越知識的藩籬,在真理面前的眾生平等;那種,在生死交界,面對天葬時的坦然與平靜。如果說,西藏的大山、大水、大廟令人嘆為觀止;那麼千百年來藏人面對生活的智慧,更是撼動現代人腦袋裡的邏輯秩序吧。

也許太習慣以現代「文明」為基礎的思考邏輯,太習慣以自身經驗為基礎的思考邏輯,所以即使是面對不同文化,總是容易有先入為主的觀念,並且貼上負面的標籤,而忘了要對形成這樣文化的背景,有更深層、全面的了解,最可怕的是這樣的無知與誤解,卻是許多爭端和摧毀秩序的元兇。

小者如,剛到瑞典,看到樹上結實累累的蘋果,放任其腐爛,就斷定那個蘋果一定不好吃,或是瑞典人暴殄天物;其實在地廣人稀、資源豐富的瑞典,盛產的蘋果是吃不完的,耗費珍貴人力摘下來放在冰箱裡腐爛,還不如爛在樹上、地上,化作春泥更護花呢。或是聽說蒙古游牧民族,把出生有缺陷的小羊,直接摔死在地上,怎麼想都是慘忍變態;可是牧人的邏輯是把小羊往上拋的過程,上天「騰格里」早就接走了牠的靈魂,摔下的不過是臭皮囊,比牠們拖著殘缺的身體,在弱肉強食的草原是辛苦的活著,到底哪樣比較慘忍呢?

地理上,孤絕於世的西藏,又有多少這樣我們必須深究才能理解的特殊文化呢?一生只洗三次澡,聽起來就很不符合現代衛生保健的概念、聽起來就有點噁心;可是如果知道哪裡既使夏天也只有攝氏10多度的氣溫,終年不會流汗還需要穿著厚實的衣物,那洗澡有多少的必要性;加上高地氣候,要煮開一壺水是多大的困難度,那麼洗澡的可行性有多少。或是,他們極端的封建,僧侶住的寺廟金碧輝煌、坐擁金銀財寶,實在是魚肉鄉民的惡棍;可是對藏民而言,這些身外之物,都是對神的供奉,而不是經濟上的價值,那麼僧侶們是不是還是魚肉鄉民呢?

從很小的時候,在課本上開始知道「西藏」這個地方,開始聽聞「藏族」特殊的生活方式、信仰、和文化;可是親歷其境,聽藏人自己道出(尤其是藏導用極為標準的英文說出來的片段)此間點點滴滴的心境,那個明白與衝擊卻是更真切的。然而,心中的疑問與好奇,卻是更加增生與擴張。

唯色寫的「名為西藏的詩」,是無意見發現的,因為想聽聽藏人自己說自己文化的好奇,開始閱讀。因為唯色本人還定居在拉薩,所以並不覺得會在本書中讀到太多血腥與慘忍的故事,可能是因為這樣不設防的心態,讀到外來的「文明」、外來的「政權」,沒有入境問俗就自以為是的「開放改革」、「造福鄉里」短短幾年徹底的摧毀了相傳千年生活智慧,那是一種椎心的難過啊!

總是試著相信「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只是看著粗暴的「勢力」,短短時間內,一個接著一個的摧毀了蒙古的草原文化、藏民政教合一的文化…不但沒有受報,甚至更加的肆無忌憚、為所欲為,甚至還受到世界各文明的爭相吹捧,這實在是無解的習題,更是揪心的習題啊!

又是一篇寫得有點不知所云的讀書筆記,節錄一段書裡詮釋藏傳佛教節日的文字,也許讓看官,更能窺知一、二:

事實上,有著深厚的佛教內涵的「薩嘎達瓦」是西藏傳統文化的一個部分。其中的轉經與佈施是這個文化中的普遍現象。在轉經中佈施,在轉經中乞討,施予者與被施予者其實相互需要,相處融洽,各有所得,其樂融融,並無絕對的分界線。因此「薩嘎達瓦」不但乞丐節日,也是施者的節日。然而漢人乞討者的加入則改變了這一性質,他們-或者說是他們之中的相當一部分-為錢而來,為錢而去,使得佈施者所佈施的錢幣僅僅只是錢幣,而失去了有可能包含的精神意義。當然,藏人乞討者之所以坐在轉經路上伸出手來,目的也是為了要錢,但很多人表達感激的神情和行為卻是一種回報的方式,儘管簡單,卻也實現了宗教中知恩圖報的思想。(唯色「名為西藏的詩」107頁)。

延伸閱讀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