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寫到飲美食篇了!不過這趟中東之行的美食,很多都是在歷經了悲慘恐懼之後,意外遇見的,天堂與地獄就是這樣一線之隔嗎??
飛行了30幾個小時,又在機場耗了半天,又累又餓是當下最佳的寫照(那段遭遇見推開突尼西亞的窗傍晚6點多,在突尼斯最熱鬧的街上,試著要找家美好的餐廳大吃一頓,為自己洗塵接風。各飯店門口的咖啡座上,坐了滿滿的觀光客,(為什麼知道他們是觀光客勒?因為臉上有寫啊!)喝著各式各樣的飲料,趁著夕陽下山前的片刻,乘涼、休息、順便交換一下今天一天的旅遊心得和情報吧!
咦?好像沒有看到有人在吃東西ㄟ?不會被法國殖民久了,生活習慣也一樣了吧:晚餐要9點才開始傳膳吧?!那凡夫和小蟹子豈不是要血糖太低、昏倒在地了?!
帶著有可能會昏倒的不安心情,拖著不能再沉重的腳步,我們從大街上轉到小巷子裡繼續覓食。這一轉果然人群不同了,酒吧明明門是關著的,可是從窗戶看進去卻擠滿了當地的男人(為什麼知道他們是當地人勒?因為臉上有寫啊!)詭異的是女人都不見了,不知道是不是天黑了阿拉伯女人就不能出門了?不小心發現整條街只有我一個女人,不斷有人上下打量著小蟹子,似乎我很怪異,害我不自主的靠凡夫更近一點,又怕靠太近違反了當地保守社會的什麼清規。
越走心越驚,除了人山人海的酒吧以外,完全沒有看到餐廳開著,看起來像是餐廳的店家都門扉緊閉,好像不打算做生意呢?!怪的是門外都站著2個男人,有點像是保鑣(有就是有點流氓氣啦),可是又不知道是做什麼的。旅途的疲累、身體的不適、沒有說出口的不安,整條長長的街變的孤寂、荒涼又漫長。
一顆心正要滑進谷低的瞬間,一個像是保鑣的男人,突然對凡夫講了幾個英文單字,意思好像是問我們要吃東西嗎?停下來看著他,心裡盤算的該怎麼回答,然後這個男人推開了他身後的門,應聲發出伊哩哇啦的聲音,然後露出了通往樓上的梯子,這時小蟹子一眼撇見了門邊的兩把叉子的招牌,以多年的旅行經驗判斷,這應該是餐廳評鑑的等級,如此一來心裡安了點,心想至少應該不是黑店,食物應該也還可以,就是價錢可能也很可觀,不過實在太累太餓了,錢的事以後再說吧,跟著那個保鑣(其實是服務生)走上了二樓的座位。
整個二樓的座位區完全沒有客人,我們室唯一的一桌,彩繪玻璃透進來了的光讓整個屋子呈現一股土黃的氛圍。牆上的壁畫透露這濃濃的阿拉伯風味,這應該是家賣傳統美食的餐廳吧!
點菜的時候發現服務生的英文單字很真有限呢,辦比手畫腳的狀況下,確認這是一家賣突尼斯傳統食物的餐廳,於是很興奮點了北非有名的食物古斯古斯(couscous;註一)、還有燉羊肉,試著要點那種也是很有名的麵餅-口袋餅(Pita),可是將記得的中文唸的很英文,服務生還是沒有懂,只好用英文說是一種特別的麵包(bread),聽到這個字他恍然大悟的微笑點頭,我們也頓時如釋重負,又多點了兩瓶國際通用飲料Coca,終於完成這番任務艱鉅的點餐作業,開始期待大餐。
當服務生第一次上菜的時候,真的大失所望,那個麵包竟然是法國長麵包的截肢,小蟹子其實很滿愛吃這個麵包的,只是、只是…這不是Pita啦!這不是Pita啦!不過小蟹子很勇敢的並沒有哭鬧,因為跟著麵包出現了三盤怪東西,應該是前菜,在確認過這個不另外收錢以後,開始研究這是什麼東西勒!第一個顆粒狀黃黃的那個,就是橄欖囉!吃了一口,一如在歐洲吃到的多數橄欖-鹹一個不行,所以還是只吃那一口;那長的像生白菜切塊,起先以為真的是把菜切切就送上來了,吃一口,發現原來是醃製過的,吃在嘴裡有一股類似薄荷但又不是的清爽香氣,還不錯吃;最後一個紅紅的是沾醬,也不知道是用什麼神秘的調味料拌出來的,卻很可口,尤其是配麵包很對味。
後來才發現,這樣的前菜陣仗在突尼西亞、以色列這一帶是很常見,後來也曾經遇過一次來個10多盤的,而且每一盤都吃不出來是什麼東西做的,研究前菜變成我們一路上用餐的娛樂,大多數前菜也是不另外收錢的,不過我們也遇到過一盤收上百台幣卻難吃的要死的黑店,遊戲規則是什麼,小蟹子始終沒搞清楚,常常看著鄰桌琳瑯滿目的前菜羨幕不已。
接著上來的兩道主菜,都是令人稱讚的:古斯古斯特有的榖類香氣,一入口就在嘴巴裡蔓延開來;羊肉則是和蔬菜、香料一起燉煮多時,肉入口即化,化開的瞬間的汁夜帶著甜甜的蔬菜味流入口中,也是一種享受。
酒足飯飽之後,我們買單離開,餐廳依然只有我們這桌客人,費用也還好幾百塊台幣就打發了,走回街上,亮起的招牌更多一點,可是門依舊是關著的,也許這是他們做生意的方式吧。
註一:古斯古斯的主要材料是搗碎的麥,再加上大塊牛肉(或其他肉類)、番茄、大辣椒、紅白蘿蔔、大豌豆、茴香、蔥、蠶豆等配料。烹煮「古斯古斯」的祕訣,在於一定要使用特殊的鍋:鍋分上下兩層,上層鍋底部有許多小孔,將搗碎並浸泡過水膨脹的麥粒放在上層,下層鍋則是放肉及蔬菜。調味料用的是濃縮的番茄醬、辣椒醬與胡椒粉。上、下鍋一起煮,利用下層的水蒸氣把麥粒蒸熟,食用時將下層鍋裡的肉和蔬菜及湯汁,倒入上層鍋的麥粒裡,用力攪拌均勻後,便成為可口的「古斯古斯」了。(資料來源http://www.tita.org.tw/epaper/may2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