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昨天的奎德林堡是誤闖了童話故事的小鎮;那麼今天的德勒斯登(Dresden)就是誤闖了童話中的都城。往城裡一走,滿眼都是古色古香的西洋建築,這裡號稱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是薩克森王國(Königreich Sachsen)的首都,曾經在拿破侖時代是數個歷史性聯盟的獨立成員;1871年起是德國歷史眾諸侯國中一個獨立的成員,最後於1918年併入威瑪共和國。擁有無數的巴洛克建築,更使他成為藝術上的瑰寶。
市區隨便逛,比方說上面這個聖十字教堂(Kreuzkirche),12世紀初建,1388年被獻給聖十字架;1491年以後曾經5次被摧毀,1897年那次的大火幾乎將整個教堂燒成廢墟,除了黑黑的石頭殘骸,什麼都沒有了,卻又很快在1900年左右重新建起;然後在1945年的二次大戰中再次被摧毀。1955年重新開放後,他兩端高聳的尖塔,依然是城市醒目的地標,內部的裝潢倒是一改中世紀的華麗、金碧輝煌,很有北歐的簡約風格,但依然有著貴族的氣勢。他還擁有一支知名的聖十字架男童合唱團(Dresdner Kreuzchor)。
既然是曾經的首都,當然要有高、大、上的皇宮,嘿!德勒斯登有兩個呢!一個就是德勒斯登王宮(Dresdner Residenzschlos),這個幾乎是城市最老的建築之一,薩克森選帝侯(就是有資格參選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諸侯)和後來的國王,都曾經以此為家,所以收藏之豐富可以想見,建築從1200左右開始羅曼式風格,然後在幾次的毀壞與整修後又陸續加入了文藝復興風格、巴洛克風格。二次大戰最後在1945年展開毀滅式的德勒斯登大轟炸,整個皇宮幾乎成了沒有屋頂的房子,還好,戰爭初期那些珍貴的王室收藏品被送到郊外的國王城堡(Festung Königstein)得以保留,現在也紛紛整理之後,陸續在博物館裡展出。
另一個是茨溫格宮(Der Dresdner Zwinger),這個是薩克森選帝侯及後來的波蘭國王-腓特烈·奧古斯特一世(Friedrich August I der Starke)的王宮,他參觀了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凡爾賽宮(Château de Versailles)之後心生羨慕,就在自己1697當選波蘭國王後推動興建;並且在1719年他的兒子腓特烈·奧古斯特二世與哈布斯堡皇帝的公主瑪利亞·約瑟法舉行婚禮之際正式揭幕。除了華麗的宮殿群建築以外,規模龐大的花園和一旁的歌劇院都相當具有可看性。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德勒斯登市民透過公投決定修復茨溫格宮以重建該市的榮耀。
繼續隨便走,會經過壯觀華麗的一座圓形建築,這是森柏歌劇院(Semperoper)1841年初次興建之後,一樣歷經了多次的毀壞和重建,歷史上許多著名的歌劇都曾經在這裡展開首演。
另外,長達102公尺的大型壁畫-王子的行列(Fürstenzug)也是不容錯過的驚人地標。此畫係為了慶祝薩克森統治者韋廷王朝(House of Wettin)800週年,花了五年時間,從1871年至1876年繪製而成。這幅巨大的壁畫,繪製了1127年至1873年間在薩克森統治的韋廷王儲的34位諸侯、公爵、選舉人和國王和他們當時的穿著與隨從。
當夕陽灑在屋頂上的時候,會展現金光燦燦大圓頂的聖母教堂(Dresdner Frauenkirche)這是德勒斯登天際線中,最重要的巴洛克地標之一。教堂最早是屬於羅馬天主教,不過在宗教改革後成為新教徒的教堂,並在1726-1743年重新興建成巴洛克式路德派建築,且被認為是新教建築的典範,並以阿爾卑斯山以北最大的石製圓頂聞名。聖母教堂無可避免地也在二次大戰中被摧毀,戰後東德領導人決定留下廢墟作為戰爭紀念碑。不過50年後,世界各地都希望他能重建,並有許多的協會和個人出資贊助,於是在2004年這個巴洛克大教堂的外觀,終於重新恢復站立在原來的位置上。
這天雖然只是在老城區閒逛,卻是有些累人;不是距離遙遠或是路途難行,而是一棟棟驚天動地的大建築,不斷在眼前、腦海裡轟炸。今天陽光普照,是幾天難得的好天氣,所以觀光客通通跑出來了,在洶湧的人群中,要欣賞這些建築或是拍照都顯得格外的艱難。而且這燦爛的陽光其實是假的,室外氣溫只有-2度,個人感覺是-10度,真的是透心寒。於是逛不到4小時,我們就陣亡了。有沒有錯過什麼,還是等下次某個夏天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