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柳橙

小蟹子的孤陋寡聞又鬧笑話啦!! 話說這趟中東之行,因為在東亞、西亞、歐洲、非洲飛來飛去,不免要浪費很多時間在轉機的過程中,常常一等就是4-5個小時,還好「有錢國家」銀行的信用卡有全球機場貴賓室的服務,讓我們在痴痴等待的過程中,有地方可以歇腳、喝點東西、甚至安撫一下鬧空城的五臟廟,於是這趟旅程也變成了機場貴賓室考察之旅。 糗事就發生在義大利的米蘭機場:已經過了晚餐時間,又有漫長的幾個小時要等待,所以我們走進貴賓室,想要補充點能量、順便小歇片刻。小蟹子走到吧台,一大排的冷熱飲都還有名牌喔,放眼望去「新鮮果汁」(Fresh Juice)映入眼簾,想起一整天舟車下來還沒吃到水果呢,來一杯這個應該不錯! 拿好漂亮的玻璃杯之後,發現有兩種選擇:一壺是鮮豔的黃看起來就是柳橙汁、一壺是鮮豔的紅看起來就是熟悉的西瓜汁啦!可是,為什麼西瓜汁前面放著「柳橙汁」(Orange Juice)的牌子勒?!喔!一定是放錯,小蟹子雞婆的毛病又發作了,剛好服務阿姨又在旁邊,於是小蟹子指著紅色飲料,裝可愛的說「這是柳橙汁嗎?」,阿姨說:「是啊!」,小蟹子說:「紅色的ㄟ?」,阿姨說:「是啊!」,小蟹子嚇了一大跳驚訝說:「紅色的柳橙汁??」阿姨說:「是啊!紅色的柳橙汁沒錯啊!」,飽受驚嚇的小蟹子說:「柳橙汁怎麼會是紅色的勒??」,阿姨說:「我們西西里的柳橙汁就是紅色的啊!」※※◎◎**啊….. 半信半疑的倒一點來喝喝看!喝一口,咦!還真的是柳橙的味道,而且因為新鮮,所以柳橙的香氣濃郁,清爽甘甜,又不是加糖的那種甜膩,真是好喝,小蟹子一口氣乾完一大杯,然後又倒了一杯,才心滿意足的走回座位。 找資料發現,這種神奇的柳橙叫做西西里血橙(Orange Sicily 或是Sicilian Blood Orange),生長在西西里的火山區,營養價值很高,還滿有名的勒。而且現在台灣也有產了,嘉義大林有種出類似的柳橙ㄟ,叫做牛奶血橙,看來只有小蟹子孤陋寡聞鬧笑話一個解釋了。好鄰居Sunny在幫我找相關資料的同時,順便說,他當時在西西里看到那個柳橙沒有很訝異,是因為之前住美國的時候,就見過了!啊!啊!啊!可是小蟹子住過歐洲應該比較近啊,那怎麼也沒見過勒! 最後,小蟹子還發現,台灣品牌「康師傅」有在中國推出過紅柳橙汁這項產品ㄟ!味全的每日C也出過紅橙汁ㄟ!咦!為什麼只有我不知道勒??天啊!為什麼只有小蟹子不知道勒??寫著寫著,不禁憂鬱了起來,不斷的問自己,怎麼會?怎麼會?這麼愛逛超市,以前還常常喝每日C怎麼會如此的不知不覺呢?突然想到,不應該這麼鑽牛角尖,還是出去走走抗憂鬱一下吧!嗯!就給他來去逛超市。 在超市的冰櫃前,找到傳說中每日C的地中海紅橙汁,頓時間小蟹子豁然開朗,這個跟機場看到的差很多啦!每日C的地中海紅橙汁,其實只是黃的有點偏紅,比較像是葡萄柚汁的顏色,跟小蟹子在米蘭機場看的紅橙汁是不一樣的,米蘭的西西里血橙汁,紅的跟不加水的西瓜汁一樣,甚至有點接近蕃茄汁勒,所以小蟹子聯想不到是正常的啦! 圖:因為當時驚嚇過度,所以忘了要拍下那個血橙汁的照片,這篇文章中的圖都是古狗大師在網路上找來的,給大家參考一下囉! 更多紅柳橙的資料可以參考下面網站:http://www.bestofsicily.com/mag/art90.htmhttp://www.ttv.com.tw/news/html/093/11/0931128/09311284354001I.htmhttp://www.masterkong.com.cn/02cg/01cp/03meiric/04xxlhc/  

讓人抓狂的猴小孩

小蟹子怕小孩:因為自己就是個小孩,不喜歡有人爭寵;因為沒耐性、神經衰弱,聽到小孩子哭鬧就想罵髒話、海扁人;因為天生虎姑婆體質,愛吃小朋友的耳朵(凡夫一直很擔心小蟹子有一天會上社會新聞頭條)… 突尼西亞飛往以色列的路上,開始閱讀相關的人文資料,讀著、讀著…突然讀到一段很驚悚的文字:「以色列的生育率是每對夫妻4.3個小孩」,太恐怖了吧!這個數字是台灣的兩倍多,在世界上絕對有名列前矛的實力,知道以色列人口本來就少,加上建國50幾年來戰事不斷,可是也犯不著增產報國的這個程度吧?!兩倍的人口替代率,太誇張了吧?! 才剛開始懷疑這個數字,悲劇就發生了… 從米蘭轉機到特拉維夫,原本深夜12點的飛機,延誤到快要凌晨2點終於起飛,已經醒著接近20小時的小蟹子,一心只想趕快坐下來,好好睡一覺,沒想到登機的時候就看到了書上描述的畫面:猶太爸爸手上抱一個、另一手牽著一個,走在旁邊的媽媽,一手推著嬰兒車、一手輕扶著隆起的大肚子;而且這樣的家庭還有好幾個呢!看來書上所說不假,心裡開始祈禱,這些人的座位最好離的遠遠的。 飛機一起飛,小蟹子跟周公的棋盤剛擺好,大概5排座位左右距離位置上一個小朋友開始他的聲樂練習,那聲音清脆嘹喨、在機艙裡繞樑,大概可以3年不絕於耳吧!一首長曲可以唱個10多分鐘,然後由兄(或姊)接手演出,又是一首漫長的曲目;然後兄妹兩人輪唱、合唱,安可不斷,完全沒有要曲終人散的態勢,他們的爸爸似乎也對他們的表演慾,完全束手無策。嚴重失眠的小蟹子已經臨界崩潰的邊緣,前一排的一位女客卻先發難了,招來空姐,要他處理一下,可是能怎麼辦呢?機位全滿,誰都不能換位子,總不能把他們都關進廁所裡吧!(其實小蟹子心裡是這樣期望啦!) 臨下飛機前,為了加深小蟹子對猶太小孩的印象,另一段節目繼續上演。先是一個稚嫩的花腔女高音,直接衝破飛機的天花板,暫歇,然後再飆高,暫歇,就這樣不斷的反覆,循聲望去:一個爸爸手裡抱著一個2-3歲的小女孩,爸爸把一個玩具塞進女孩的手裡,高音暫歇,然後小女孩奮力的把玩具扔向地面,高音隨之拔地而起;爸爸把玩具撿起來塞進女孩的手裡,高音暫歇,然後小女孩再奮力的把玩具扔向地面,高音再起,如此循環至少有30分鐘以上,女孩似乎一點也不累,這個爸爸也一點都沒有不悅、不耐煩的神情,讓小蟹子開始考慮要把以色列父母列入偶像名單上了。 關於以色列人的多子現象,最近剛好又發生娃娃車悶死小朋友的事件,Winnie就說:「以色列比較常發生的是宗教人士家庭出遊 忘了小孩在車上(因為生太多了),上次有個案例就生了十二個小孩,有一個忘在車上,就熱死了,媽媽都快哭死了,她還有算呢,真是敗給她的算數了…」原先小蟹子只知道天主教教義對生育有相關的規定,反對墮胎、甚至反對避孕,聊到這裡才發現,這個教義是源自猶太教的,所以傳統信仰的猶太人應該也是不能墮胎、不能避孕,難怪以色列滿街都是小朋友了。生這麼多小孩,如果只有媽媽照顧小孩就太辛苦了!凡夫倒是意外的發現,很少看到以色列媽媽單獨帶小孩出門的,反而比較常看到爸爸單獨帶小孩出門,這個倒是應該叫台灣爸爸們多學著點,這樣台灣的出生率搞不好可以上升好幾個百分點呢。 以色列的爸爸帶小孩不知道跟猶太教的母系繼承有沒有關係:傳統的猶太教義裡,只有媽媽是猶太人,小孩才會自然成為猶太人,爸爸是猶太人也是沒有用的(不知道是不是以前的猶太媽媽就有亂搞的傳統,所以這樣定義!W小姐這段也不用翻啦!我怕被打),這也是為什麼一般猶太男人不太願意娶非猶太婦女的原因,反倒是猶太女人嫁給非猶太男的情形比較普遍,所以Winnie和Adrian的婚姻會引起轟動,這也是個原因吧!另外有看HBO影集「Sex and the City」的朋友應該對劇中Charlotte為了要嫁給光頭老公,努力皈依猶太教,遵守其一堆龜毛教義的那個橋段有印像,其真正的原因就是在此。 猶太人有很完整的祖譜,所以誰生了誰,誰跟誰是親戚記載祖譜的聖經裡,可都寫的明明白白,所以即使他們流浪了幾千年,散居在世界各地,血脈關係還是清清楚楚,如此一來也可以避免一向不怎麼喜歡和外族通婚的猶太民族,發生兄弟姊妹互相通婚的亂倫危機。改變媽媽是猶太人才是猶太人這個遊戲規則最有名的始祖是希特勒,也不知道他究竟受猶太人什麼氣(聽說他還有1/4的猶太血統勒),當年屠殺猶太人的定義則擴展到只要祖父母輩4個人中,有一個猶太人就算數,一概加以迫害;所以後來以色列建國以後,也依此定義,只要符合這個定義都歡迎回到神應允的土地,更同努力建國大業。

落難土地公

才說中東之行要休息一下勒!整理照片的時候看到這張,還是說一下當時腦袋閃過的念頭。 老實說小蟹子並不知道這是何方神聖,看起來是一尊神像或是雕像。那天在古城Tiberiast吃完早餐以後,正在進行「消腫」散步,路過一個大型垃圾車前面,就看到這尊像,辜拎拎的被放在垃圾投入口的上面,應該是被某一個不忍心的路人撿起來的吧,不過任憑風吹雨打的命運不知道是不是比被銷毀好一點就是了! 小蟹子想到台灣也有很多的神像(好像土地公像特別多),常常在某個時間,因著某個理由然後就被遺棄了,有一些有心人撿到了,還好把他們撿起來,整理一下,重新禮遇他們了。 原來神明落難也是中外都有的,不過台灣的神明如果被救,好像命會好一點呢! 這個雕像和落難土地公好像也沒什麼關係啦!腦袋不清的小蟹子亂想一通啦!

中東之行;暫歇!

(↑以色列也是有很現代的一面) 2個國家,16天行程,90小時飛行;4個月反芻,28篇文章,5萬多字思緒請傾洩 今年5月因為Winnie & Adrian在沙漠裡的一場婚禮,讓以色列插隊成功,應聲擠進旅行計畫表,而且獨占敖頭;老法的邀請函,更是技高一籌,讓預定的以色列行程急轉彎,繞道突尼西亞。 印象中的突尼西亞是北非洲的黑暗大陸;印象中的以色列是戰火蔓延的赤色大地;短短的旅行,小蟹子明白了這兩個環繞著地中海的國家,一直在歐洲的文明史上不曾缺席,從羅馬到拜占庭,不同的朝代都在這裡留下了代表性的建築:金碧輝煌的洋蔥頭、氣勢磅礡的競技場、斷圓殘壁的建築遺址;短短的旅行,小蟹子發現了這片不熟悉的土地,卻有令人嘆為觀止的景觀,從藍白共舞的地中海、浩瀚無垠的沙漠、到綿延的紅山&紅海、不沉的死海;還有更多的是人類行為的體驗與觀察,這趟旅行在不斷的讚嘆聲中渡過了,這段時間的書寫、反芻有更多的思考和心得,到此中東之行也該告一段落了。 還有許多的小故事,日後想到再補充吧!還有許多的遺珠:撒哈拉的駱駝行跡、紅海的與魚共舞、玫瑰色佩特拉的法櫃傳奇,我知道我還會去拾綴的!那這裡就真的只是一個暫歇吧!! 特別謝謝這段日子裡,在網路上陪伴小蟹子的網友,給我溫暖和力量,能夠一鼓作氣的把這段行程寫完,真的謝謝你們! 下面是這系列中東之行文章的列表,方便需要的朋友可以依序讀完這段行程。(按照網頁的順序倒著看比較辛苦啦!而且會有點不連戲的現像,但是影響也不大啦!) 1. 啟程之前的以阿衝突http://blog.xuite.net/betty.eric/betty/3069382. 推開突尼西亞的窗http://blog.xuite.net/betty.eric/betty/33923323. 推開突尼西亞的窗看見迦太基文明挪移http://blog.xuite.net/betty.eric/betty/34111694. 推開突尼西亞的窗看見地中海的藍與白http://blog.xuite.net/betty.eric/betty/34172655. 推開突尼西亞的窗看見地中海灘上的無為http://blog.xuite.net/betty.eric/betty/34397126. 推開突尼西亞的窗看見地中海灘上的漫步http://blog.xuite.net/betty.eric/betty/34468297. 非州的地中海SPA http://blog.xuite.net/betty.eric/betty/34674918. 哇!沙漠!!http://blog.xuite.net/betty.eric/betty/34757559. 以色列獨立紀念晚會http://blog.xuite.net/betty.eric/betty/349863410. 紅山與紅海http://blog.xuite.net/betty.eric/betty/351039411. 流著奶與蜜的土地http://blog.xuite.net/betty.eric/betty/353268112. Kibbutz Yotvata,啊!綠洲!http://blog.xuite.net/betty.eric/betty/354365213. Yotvata牛奶的廣告http://blog.xuite.net/betty.eric/betty/354431914. 沙漠裡的婚禮!!http://blog.xuite.net/betty.eric/betty/358214415. 死海浮沉錄http://blog.xuite.net/betty.eric/betty/358769516. 瑪撒達,以色列的愛國教育基地http://blog.xuite.net/betty.eric/betty/363363017. 耶路撒冷的哭泣,西牆http://blog.xuite.net/betty.eric/betty/368439818. 耶路撒冷的金色洋蔥奇遇http://blog.xuite.net/betty.eric/betty/370256319. 耶路撒冷隨便逛http://blog.xuite.net/betty.eric/betty/373065220. 給上帝的小費 http://blog.xuite.net/betty.eric/betty/375729521. 加利利海的關鍵照片http://blog.xuite.net/betty.eric/betty/377184122. 五餅二魚http://blog.xuite.net/betty.eric/betty/382457523. 城市、花園、廟http://blog.xuite.net/betty.eric/betty/386655024. 沒有晚餐的恐懼-門禁森嚴http://blog.xuite.net/betty.eric/betty/389782725. 沒有晚餐的恐懼-安息日http://blog.xuite.net/betty.eric/betty/391000426. 沒有晚餐的恐懼-陣亡紀念http://blog.xuite.net/betty.eric/betty/394241727. 海關難過,過海關http://blog.xuite.net/betty.eric/betty/394849228. 滿街大兵不要怕http://blog.xuite.net/betty.eric/betty/3955643 想說的還是謝謝!!  接下去的故事,還請親朋故舊繼續捧場。

滿街大兵不要怕

【馬有戴防護眼鏡喔.. by 凡夫】 走在任何一個以色列大城的街頭,如果不看那些背著槍的士兵,其實跟其他各國的大街上,實在有感覺不出有什麼兩樣,一樣是各形各色、衣著各有其趣的人來來去去;一樣有卿卿我我的戀人,連體嬰般的連在一起;一樣有青少年三五成群的滿街嘻鬧;一樣有小朋友搖搖擺擺的在路上玩耍。問題是那些背著槍的大兵是怎麼來的,小蟹子覺得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便衣的保全人員,住在青年旅館的時候最明顯,每一群出來的旅遊的猴小孩(通常是學校的旅行吧!)身邊都有一兩個持槍便衣的人跟著,應該就是受雇來保護這些猴小孩的。 另一大類就是休假的阿兵哥或姊囉!以色列好像是全民皆兵,而且服役期間那個槍也是要隨身攜帶的,所以街上一堆背著槍、穿便服的人,也就見怪不怪了,只是不知道,這些背著槍的年輕人跑去PUB飲酒作樂一番,會不會喝過頭拿起槍就亂玩勒,想想這個倒是滿恐怖的。 我們出門之前就知道在以色列,承襲美式作風,年輕人撘便車還滿普遍的,只是因為文化不同,上路前凡夫和小蟹子就有共識,還是不要讓人撘便車吧!話說有一天我們開車在一段漫長的公路上,看起來有點失去方向,正準備要找人問路確定一下,迎面走了一個背著槍,像是剛放假出來的阿兵哥,我們只好像他問路,他回答完之後,因為知道我們的方向,順便就說了:「既然同方向,讓我撘個便車吧!」看到他身上背著槍、又已經知道我們的方向,想說不順路好像也很勉強,只好讓他上車囉! 沒想到一上車,這傢伙竟然和凡夫比較起來,哪一國當兵比較苦勒!他叨叨絮絮的說,要兩個星期才能放一次假,真是可憐啊!只聽見在外島當兵的凡夫,使出殺手鐗,冷冷的對他說:「當年我當兵的時候,半年才放一次假ㄟ!」當場就取得了領先權,看來台灣男人是命苦了一點! 另一個會嗅到戰火味道的狀況就是進入餐廳、購物中心、或是之前的演唱會等人群聚集的地方也都會有安全人員把關檢查,標準程序是會用手持式的金屬探測器掃描一遍,然後身上的包包要打開讓他們瞧一瞧,有點麻煩,不過習慣就好了。凡夫和小蟹子已經熟練到,每到一個要檢查的地方,凡夫自動把背轉過去,小蟹子幫他把背包的拉鍊拉開,讓檢查人員瞧一眼,然後關上;然後兩個人同步向後轉,換凡夫為我服務一下,然後就可以迅速進入想要去的地方。 有一天,我們到一家餐廳依照標準安檢程序進入後,用完餐,結帳的時候,因為久等不到服務生來收錢,所以就拿著帳單,一筆筆的欣賞,突然發現有一筆2元以幣(台幣16元)的收費,這引起了小蟹子的興趣,項目寫的是希伯來文,看不懂只好努力的猜測可能的名目,金額這麼少顯然不可能是服務費,難道他們也跟大陸一樣,有收茶水費的習慣喔?!特別問了服務生,這項是什麼,答案令人昏倒,竟然是「安檢費」!有沒搞錯啊!安檢是餐廳造成客人的麻煩ㄟ,竟然叫客人付錢,合理嗎??不過看在金額很少的份上,算了!【戴猶太小帽的以色列大兵 by 凡夫】開車在以色列的公路上,其實跟一般其他國家的公路上也沒什麼太大的差異,連駕駛座都跟台灣同一邊勒!雖然聽說有什麼屯墾區或是路檢之類的,除了第一天不小心開到以埃邊界,還真的都沒見到勒! 想來老天爺對凡夫小蟹子還真是不薄勒!既然入寶山,怎可以沒有見識到這一幕就空手而回勒!哪天從耶路撒冷出來,凡夫說還要去看「伯利恆」(Bethlehem),對!就是傳說中耶穌的出生地,就在耶路撒冷城外,不過卻是在巴勒斯坦的管制區裡,果然要進入之前,就看到了檢查哨,看到前面的車輛一一停下來,安全人員又是看證件、又是開車箱的檢查著,還有的只是進去調個頭就出來了,我們還是好奇的想去看看,沒想到輪到我們過檢查哨的時候,安全人員連看沒看,大手一揮,就讓我們進去了。過了檢查哨以後,路況安靜的有點可怕,整個成顯得有點荒涼,有些大兵就坐在路邊,完全沒有了路標、氣氛詭異極了,於是我們問路人「伯利恆在哪裡?」他們卻反問「這裡就是伯利恆,你們要去哪裡?」也許是因為沒有作足功課的心虛,一時之間我們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繼續在裡面開了一小段路,沒有方向,街道的荒涼冷清卻叫人不寒而慄,凡夫和小蟹子只好摸摸鼻子掉頭走人了! 後來再找了些資料,才知道我們錯過的是主誕堂,耶穌誕生的地方,包括那個馬槽呢!只能說:無緣囉! 經過這一堆繁複的安全檢查,反而覺得安全些,因為小角色大概都無法在這樣完整的檢查制度下玩什麼把戲了;如果真的是什麼狠角色,遇到了,也只能說:認了! 因為大家聽說以色列的危險,小蟹子還在出門前,開放自己作為賭注,提供眾家親朋好友資料,以我的名字買旅行平安險勒,萬一小蟹子中大獎,那麼這些小資本的平安險就可以提領大筆現金了,報酬率應該比買樂透高一點吧!也算是小蟹子遺愛人間的一種方式吧!結果也不知道是不是大家明白小蟹子非善類的本命(好人不長命啊!)竟然沒有人下注!可歎啊!

海關難過,過海關

印象中的以色列是什麼樣的光景呢?戰火蔓延、衝突不斷、爆炸不少… 如果真的這樣想,也還不能說你錯,不過也不見得對就是了。聽說凡夫和小蟹子要去以色列,親朋好友們多少都以一種:「這兩個傢伙是真的不怕死喔??」的眼光看待我們這趟行程,可是看到Winnie在以色列住了2年養的肥肥壯壯的,應該也沒有想像中的恐怖吧! Winnie說,當他夫家的人說要來台灣參加婚禮的時候,當地人也是以這家人瘋了的態度看他們:「怎麼會有人特別跑去一個被幾百顆子彈瞄準、核武大國一天到晚說要武力拿下的小島勒?」,這個不知道可不可以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不過以色列緊張的氣氛從在台灣辦簽證就開始了,老實說辦過那麼多簽證,還沒有遇到以色列在台辦事處那了森冷的,一到大門口,以色列的人員一臉輕鬆的站在外面,可是台灣警察卻是一臉嚴肅的荷搶以待的指揮我們把所有的東西送進掃描器,然後所有的隨身物品,除了必要文件和錢(要交簽證費)以外也都不准帶入送件房間,而且一次只准4-5個人進去,有人出來才可以再有人進去,大概是怕人一多聚集在裡面鬧事吧!還好辦以色列簽證的人應該不多,不然這種行政效率,如果是辦美簽大概可以一路沿著樓梯排到大樓外面去了! 入境時,凡夫和小蟹子更緊張了,因為上一站是從他們的死對頭-阿拉伯國家「突尼西亞」過來,這下非得被他們徹頭徹尾的清查一遍,才有可能過關的;Winnie知道小蟹子脾氣大,一向不喜歡被當小偷般的審查,還給我做了很多行前教育,告訴我問很多問題是正常的,要忍耐。而且他說,以色列人相信,如果你是說謊的,經過不同的方式迂迴的問題相同或類似的問題,很容易就會心虛露出馬腳,所以以色列海關習慣反覆問相同的問題。 終於凡夫和小蟹子來到入境審查的櫃檯前,小姐收了證件,順口問:「去哪裡?」答曰「集體農場Yotvata」,又問「拜訪朋友?」答曰「是的」,然後很長時間沒有再說任何一句話,這時小蟹子全身的每一吋肌膚都武裝起來了,心想一場苦戰要開始了…突然證件被送出了櫃檯,心裡想:「這是什麼狀況?不會是退件吧?難不成要原機遣返?」,只見凡夫身手俐落拾起證件、拉著小蟹子快步的往裡面走,原來這樣就過關了喔!!哎喲!Winnie大姊形容的也未免太誇張了吧!後來才知道,真的是我們幸運、或者說凡夫和小蟹子實在長的太國泰民安了,其他人入境的確是被反覆查問了很久,像我們這樣順利的,的確是少見的個案。 「福無雙至」真是千古不變的真理啊!入境順利,出境就難免要受一些磨難了。 按照各方指示提早4個小時來到機場,準備登機手續,辦好證件以後,接著就是行李要過安全檢查囉!不管託運或是隨身通通要先送入X光掃描機,果然我們一大箱、一小箱、加上一個隨身手提袋、兩個背包,通通中獎,被請到另外的一個檯子上,一包包的打開讓他們過目,小蟹子的隨身背包、滿是臭衣服的一小箱、和滿是玻璃飾品、數位相機的隨身手提袋被他們手工翻動一遍,輔以手持式偵測器,又探測了一遍也算過關。至於那個大箱就麻煩了,因為裡面有一堆以色列自產的死海黑泥產品,只見檢查人員,拿起一包包像是單片包面膜的黑泥包,從頭到尾仔細的摸了一遍,先確定裡面沒有硬物以後,再一包包的平躺在掃描機上,徹底的在掃描一遍總算過關。 沒想到最難搞的竟然是凡夫的隨身背包,因為裡面有筆記型電腦,免不了要開機給檢查人員看一下,確定是運作正常的電腦以後,檢查人員又用手持式偵測器探測了一遍也算過關,正準備要走人時,檢查人員拿起了那個筆記型電腦的充電器,對我們說,這個東西這裡沒辦法檢查,要送到另一個房間去檢查,心裡明白掙扎只會讓人更懷疑,只好點頭答應,就這樣我們帶著一堆行李被晾在那個檢查台超過30分鐘。 百無聊籟的小蟹子開始觀察別人過安檢,心得是幾乎沒有人的行李是可以不打開就過關的,而且所有的筆記型電腦都要開機示範以後才可以放行。問題是只有凡夫這台前IBM現在聯想的筆記型電腦的充電器需要被另室檢查,迅速分析原因,最有可能的是「它的體積太大,所以有放置電子炸彈的可能性」(那家代工的,自己要反省啊!)等的越久,火氣越大,小蟹子臉上的便便味越來越濃,也許自知理虧吧!每隔5到10分鐘,就會有一位檢查人員親切有禮的問我們,還再等什麼,然後很熱心的開始打電話,最後又有一位檢查人員親切有禮來垂詢,小蟹子的眼睛大概已經閃出兩把熊熊大火了,他一問完,就不只是打電話了,迅速的跑開,果然幾分鐘後,他就帶著凡夫的充電器回來,恭送我們啟程上路。 凡夫問小蟹子,為什麼對著一串冗長的程序,竟然可以忍住不發飆。應該是Winnie做的行前教育有夠充實,增加了忍耐力;不過最重要的是這些檢查人員雖然行為機車(其實是按照規定,也不是他們自己想要這樣做的啊!),臉上卻始終帶著微笑、態度溫和親切,而且隨時熱心的幫助旅客,絕對不會擺一個二百五的晚娘臉,冷冷的看著旅客手忙腳亂,甚至有旅客的玻璃製品,他們覺得包的不夠安全,還主動的提供發泡紙、膠布幫他再包裝一層。這一切冗長的過程中,檢查人員耐著性子一個一個的檢查,看了一堆又一堆的臭衣服,卻不見苟且的隨意放行,這種敬業也是小蟹子尊敬和忍耐他們的原因吧!

沒有晚餐的恐懼-陣亡紀念

「無三不成禮」,本來只是一句廢話,萬萬沒有想到這竟然成為這趟中東之行沒有晚餐症候群的一句箴言!! 那天離開耶路撒冷之後,本來就打算直接殺到北方的加利利海, 4個小時不到的車程,似乎也稱不上遠,已經預定了住宿點,所以我們又開始一路遊蕩,走走停停的拍照、閒晃,甚至還逛了路上的國家公園,爬爬小山補充一下當天的運動量,晃到住宿點提貝里亞斯(Tiberias),已經過了晚間7點,搬進青年旅館,梳洗一下,晚上8點,剛好是這些西方人的晚餐時間,所以走出來開始覓食,準備好好享用屬於以色列北方的食物。 才在街上走了幾步,就開始感覺到氣氛有些詭異,沿路店家都大門深鎖,在國外這好像也很正常,一般商家都是準時上下班的,只是好像也沒有看到餐廳勒…心裡一邊想可能這裡不是餐廳區吧,一邊看到人群陸陸續續的往城中央的廣場走去,那裡搭了一個大舞台,還想說真好可以順便看看人家的露天演唱會,今天運氣真是不錯。 又走了好長一段,發現連麥當勞也沒有開門營業的時候,意識到這下有點嚴重了,果然發現路旁掛著餐廳招牌的店家也都是門扉緊閉,心想:「安息日才剛過啊!」只好跟著人群的方向走去,進入廣場的時候,有大批的警衛在門口作安檢,他們對我們要去這個集會感到有些訝異,問:「你們也要參加這個集會嗎?」凡夫順勢趕快問:「這是什麼活動?」警衛回答說:「這是陣亡將士的追思紀念晚會」。一聽是追思紀念那就不必了,於是接著問「哪裡可以找到吃的東西呢?」警衛搖搖頭說:「街上的餐廳應該都打烊了,不然就試試大飯店附設的餐廳,看看有沒有為觀光客準備吃食」。 這下真的明白事情嚴重了,肚子也餓到一個極限努力抗議了,只好抱著破財消災和落難富貴的心情,走進五星級飯店,準備奢華一下,沒想到飯店的櫃檯還是對我們搖搖頭,經過確認,連廚師都已經下班了。真的是萬萬沒有想到,這個以色列北部的大城竟然沒有我們一餐飯吃,走出飯店的時候,突然覺得連迎面吹來的風都夾帶著陣陣的寒意,不會吧!一個追思夜,搞成這樣全民皆哀的局面,連飯也不給吃,會不會太誇張了勒?!  後來聽Winnie說這是合理的,以色列建國50多年,就打了那麼多場激烈的戰役,因此家家戶戶、或多或少,總難免有一兩個親人變成陣亡將士,所以心情的哀傷也是難免的,吃不下飯也是應該的吧! 走回旅館順便回車上尋找可食物資,一向有麵包和水就可以渡日、而且減肥中的凡夫和小蟹子早就習慣旅行中不會隨身攜帶零食了,這下餓肚子也是很有可能的。當天早上從青年旅館出來的時候,還認真的考慮要不要順手帶幾片麵包當午餐,還好帶了現在剛好救急,已經在烈日底下曝曬了一天的奶油,也不管有沒有變質將就著用。前幾天分手前Winnie和Carol姊姊塞進車子裡的葡萄柚此時也派上用場,配著販賣機買來的可樂,終算湊合出一晚餐。還是早早上床吧!免得晚點又餓了會真的睡不著。 天堂和地獄真的是一線之隔吧! 第二天一早醒來飢腸轆轆,故意慢慢的盥洗收拾東西,因為知道這一天是國定假日(以色列獨立紀念日),想店家可能不營業,有也會延後開店時間,8點還是已經做完所有的事情了,走到街上來,和凡夫討論著昨天晚上的悲劇會不會重演;一轉彎就發現有好徵兆-超市已經開門了(不論如何至少有新鮮麵包和蔬果吃了)!繼續往前走,果然有一個裝飾的美美的咖啡館開著,不顧一切,凡夫和小蟹子就給他直直的走過去,在門口的雅座坐了下來,環顧四下,竟然一個客人都沒有,心裡有點不安又起身去進店裡問服務小姐:「營業了嗎?有早餐嗎?」小姐嫣然一笑,跟我們說:「馬上來!」終於可以安心的坐下來了,這餐絕對是有的了! 昨天晚餐沒吃,一方面是餓、一方面是省了一頓餐費,儘管服務小姐送來的菜單上沒有認識幾個字,還是選了早餐那欄裡最貴的那項,一人份以幣38元(台幣304元),然後再加以幣22元(台幣176元)把它變成雙人份,然後神清氣爽的開始期待豪華早餐了。 吃多了英國那種吃一餐抵兩餐的英式早餐、五星級飯店的自助式早餐,可是都沒有這一餐令人覺得豐盛、營養均衡,更重要的是對小蟹子的胃口。首先上來的是一人一杯的柳橙汁和一大籃烤的熱熱酥酥的麵包,柳橙汁喝一口就知道是鮮搾的;接著就上來了圖中這一大盤,三種已經略有調味的沙拉,豪邁的佔據了2/3的盤面,還附上兩種醬汁讓客人自行選用,對小蟹子來說那種用醋和橄欖油稍微拌過的沙拉是最對味的,清爽又不平淡,讚啦!另外1/3的盤面,則擺滿了5種起司,而且都是兩份(加價果然有加量),其中有兩種被切片擺在上面,單吃好吃、配著麵包、沙拉作成三明治也很對味;另外兩種則是被作成奶油狀,擠成兩朵小花,單吃也不錯,塗麵包吃則另有一份香氣;最後一種,則是被作成春捲狀,淡淡黃色的起司片捲起另一種柔軟的起司當夾心,上面還綁了一個綠色的菜絲,簡直是中國點心做法,也是好吃到不行;可惜小蟹子行走江湖至今,已經敢吃、愛吃大多數的起司了(發藍色霉的那一種還是不愛啦!),但是哪一種是哪一種還是吃不出來勒,所以就沒辦法在台灣複製這道絕美的早餐了。 吃這一大盤已經很過癮了,一人還有一大盤的炒蛋加火腿,最後才送上熱飲:凡夫的是阿拉伯咖啡,小蟹子的則是又香又濃的拿鐵,真的是吃的齒頰留香,又幸福又滿足呢! *倒數第二張圖,是此行唯一拿的一張名片,不過除了那一串電話的阿拉伯數字和email的英文字母,其他字小蟹子一個也不認識,連餐廳名稱也無法告知各位,真是抱歉啦!

沒有晚餐的恐懼-安息日

Adrian堅持在日落前片刻帶我們去看 紅山&紅海,在看過燃燒的大地之後,又該是進食補充的片刻了!  入夜後的Eilat 很有拉斯維加斯的風情,豪華飯店晶亮的燈光、五光十色的霓虹,整個城有濃濃的紙醉金迷的味道,當然世界各地的美食佳釀有都在這裡唾手可得,於是在地夫妻又開始問這群遊客的意見啦!「想吃什麼勒?」接著念出了長長一段美食名單:牛排、泰國菜、日本料理…聽起來都不錯,還真是琳瑯滿目不知如何抉擇勒。  就在說到一家魚店,是Kibbutz Yotvata投資經營賣的是當地特有的紅海魚,瞬間燈泡亮起,既然沒能跟紅海的魚一起游泳,那吃吃看也不錯,而且那些大餐哪裡都吃的到,這個魚應該是只有這裡才有吧,當場就決定去吃這個。  一行人浩浩蕩蕩的殺到餐廳門口,時間已經是晚上8點左右了,沒想到大門輕掩,完全沒有客人的樣子,疑惑的看著在地夫妻,這時Adrian突然恍然大悟,Winnie接著說:「今天是安息日(Shabbat)ㄟ」,接著敲門問店家,答案是:「今天有營業,不過要等四顆星星出現在天上」。  安息日這件事,第一次聽說是在Winnie的婚禮上,當時是聽說星期六是猶太教的安昔日,這一天人都要在家裡休息,不能外出也不能工作的,所以以色列在台辦事處的人沒來參加婚禮。後來才知道,這一天不但人要休息,萬事萬物也要休息,所以煮飯用的鍋碗瓢盆、菜刀之類的也都要休息,當然就不能做飯囉,餐廳自然也不能開門營業囉!嚴重一點,喔!不!是虔誠一點,是機器也要休息啊,所以不能車子不能開,電梯也不能運行。所以以前的人,要太陽在出來以前就把一天的餐食準備好,這一天就只能吃這些東西(有些好像連吃都不行呢),要煮新鮮食物,對不起要等太陽下山。因為我們打算去吃的餐廳是賣魚的,當然要等太陽下山,才能新鮮現作給我們吃。只是小蟹子還是不明白,為什麼太陽下山的定義是4顆星星出現在天空勒?  時至今日,安息日的遊戲規則也有了一小小的變化,所謂上帝有政策,人類當然有對策囉,尤其是一向以聰明著稱當然想出一堆的好辦法囉。所以幾乎以色列的電器都有一個「W」的開關,日出前按下去,它就可以自動作該做的工作囉,例如飯鍋就會保溫;至於電梯就會自動每層樓都停,大概可以解釋成「是電梯自己要停的,不是人類叫他停的喔」ㄟ….這不是掩耳盜鈴嗎??  其實要依照猶太傳統律法過日子,是真的蠻辛苦的,比方說猶太人其實可以喝酒的,不過必須是按照猶太律法釀的,至少從葡萄種植開始,到整個釀酒過程,都必須是猶太人親自動手。又比方猶太教裡有一個遊戲規則大概意思是說,媽媽和孩子不能被放在同一個桌上,所以肉(孩子)和牛奶(媽媽)就不能一起吃囉。所以現在以色列很多餐廳都會告訴你他們是不是符合猶太教的規律囉,或者問客人是不是要照猶太規律吃東西囉。很多飯店把電梯分成猶太、非猶太兩種,猶太的安息日就每站都停,不是的就讓客人自己按。至於車子這件事,大概遵守的人更少了,至少不覺得路上的車子有比較少ㄟ。  講到這裡,小蟹子不免要感嘆一下,這個7百萬人的國家(其中其實有很多不是猶太人呢),能夠讓這些國際電器大廠,為了他們特殊的信仰習慣而開發出專屬的產品,台灣這個三倍人口的國家,一天到晚總被說成是小到不足以觀之,世界各大廠可以棄之如敝屣的市場,這是什麼道理啊?!  既然還要一段時間餐廳才開門,臨時改變心意從新選餐廳也蠻麻煩的,那就先去市區逛逛,整個市區像是一個大型的遊樂場,燈光炫麗燦爛,人來人往的還真是熱鬧呢,見識到這番截然不同的光景,拍了許多豪華飯店的夜景,也算是一種補償吧!  再回到餐廳果然已經開門營業了,室內室外的座位都有人,港口邊的地理位置,晚上還有海風徐來,其實蠻舒服的,這裡主要的食物是兩種當地養殖的魚類、然後有四種不同的方法烹煮,加上可以選擇馬鈴薯泥、烤薯片、薯條、沙拉作為配菜,所以點餐的難度也不高,呈上來的盤面配置就大同小異囉!味道還不錯,不過煮魚這件事,小蟹子認為台灣人還是技高一籌啦!服務生的態度非常親切,其中有一條魚因為是用烤的,有點烤過頭,所以縮水了,上菜的服務生就主動告訴我們,這個魚小了點,如果不滿意,他會再補烤一條給我們,只是要等一下,果然,又等了一下以後,服務生又補了一條給我們。      Winnie說,以色列餐廳服務生的薪水都很低,大概3千5百以色列幣一個月(台幣2萬8千元),這樣的收入在物價高昂的以色列是很難活下去的,所以他們主要的收入都是靠小費,難怪他們的服務都非常的親切,所以即使要付15-20%的小費,心裡應該也不至於不甘願啦!這家的前菜也有十幾疊,都不錯吃呢,麵包則是吃到飽隨便吃            

沒有晚餐的恐懼-門禁森嚴

終於寫到飲美食篇了!不過這趟中東之行的美食,很多都是在歷經了悲慘恐懼之後,意外遇見的,天堂與地獄就是這樣一線之隔嗎??  飛行了30幾個小時,又在機場耗了半天,又累又餓是當下最佳的寫照(那段遭遇見推開突尼西亞的窗傍晚6點多,在突尼斯最熱鬧的街上,試著要找家美好的餐廳大吃一頓,為自己洗塵接風。各飯店門口的咖啡座上,坐了滿滿的觀光客,(為什麼知道他們是觀光客勒?因為臉上有寫啊!)喝著各式各樣的飲料,趁著夕陽下山前的片刻,乘涼、休息、順便交換一下今天一天的旅遊心得和情報吧!  咦?好像沒有看到有人在吃東西ㄟ?不會被法國殖民久了,生活習慣也一樣了吧:晚餐要9點才開始傳膳吧?!那凡夫和小蟹子豈不是要血糖太低、昏倒在地了?!  帶著有可能會昏倒的不安心情,拖著不能再沉重的腳步,我們從大街上轉到小巷子裡繼續覓食。這一轉果然人群不同了,酒吧明明門是關著的,可是從窗戶看進去卻擠滿了當地的男人(為什麼知道他們是當地人勒?因為臉上有寫啊!)詭異的是女人都不見了,不知道是不是天黑了阿拉伯女人就不能出門了?不小心發現整條街只有我一個女人,不斷有人上下打量著小蟹子,似乎我很怪異,害我不自主的靠凡夫更近一點,又怕靠太近違反了當地保守社會的什麼清規。  越走心越驚,除了人山人海的酒吧以外,完全沒有看到餐廳開著,看起來像是餐廳的店家都門扉緊閉,好像不打算做生意呢?!怪的是門外都站著2個男人,有點像是保鑣(有就是有點流氓氣啦),可是又不知道是做什麼的。旅途的疲累、身體的不適、沒有說出口的不安,整條長長的街變的孤寂、荒涼又漫長。 一顆心正要滑進谷低的瞬間,一個像是保鑣的男人,突然對凡夫講了幾個英文單字,意思好像是問我們要吃東西嗎?停下來看著他,心裡盤算的該怎麼回答,然後這個男人推開了他身後的門,應聲發出伊哩哇啦的聲音,然後露出了通往樓上的梯子,這時小蟹子一眼撇見了門邊的兩把叉子的招牌,以多年的旅行經驗判斷,這應該是餐廳評鑑的等級,如此一來心裡安了點,心想至少應該不是黑店,食物應該也還可以,就是價錢可能也很可觀,不過實在太累太餓了,錢的事以後再說吧,跟著那個保鑣(其實是服務生)走上了二樓的座位。  整個二樓的座位區完全沒有客人,我們室唯一的一桌,彩繪玻璃透進來了的光讓整個屋子呈現一股土黃的氛圍。牆上的壁畫透露這濃濃的阿拉伯風味,這應該是家賣傳統美食的餐廳吧! 點菜的時候發現服務生的英文單字很真有限呢,辦比手畫腳的狀況下,確認這是一家賣突尼斯傳統食物的餐廳,於是很興奮點了北非有名的食物古斯古斯(couscous;註一)、還有燉羊肉,試著要點那種也是很有名的麵餅-口袋餅(Pita),可是將記得的中文唸的很英文,服務生還是沒有懂,只好用英文說是一種特別的麵包(bread),聽到這個字他恍然大悟的微笑點頭,我們也頓時如釋重負,又多點了兩瓶國際通用飲料Coca,終於完成這番任務艱鉅的點餐作業,開始期待大餐。 當服務生第一次上菜的時候,真的大失所望,那個麵包竟然是法國長麵包的截肢,小蟹子其實很滿愛吃這個麵包的,只是、只是…這不是Pita啦!這不是Pita啦!不過小蟹子很勇敢的並沒有哭鬧,因為跟著麵包出現了三盤怪東西,應該是前菜,在確認過這個不另外收錢以後,開始研究這是什麼東西勒!第一個顆粒狀黃黃的那個,就是橄欖囉!吃了一口,一如在歐洲吃到的多數橄欖-鹹一個不行,所以還是只吃那一口;那長的像生白菜切塊,起先以為真的是把菜切切就送上來了,吃一口,發現原來是醃製過的,吃在嘴裡有一股類似薄荷但又不是的清爽香氣,還不錯吃;最後一個紅紅的是沾醬,也不知道是用什麼神秘的調味料拌出來的,卻很可口,尤其是配麵包很對味。 後來才發現,這樣的前菜陣仗在突尼西亞、以色列這一帶是很常見,後來也曾經遇過一次來個10多盤的,而且每一盤都吃不出來是什麼東西做的,研究前菜變成我們一路上用餐的娛樂,大多數前菜也是不另外收錢的,不過我們也遇到過一盤收上百台幣卻難吃的要死的黑店,遊戲規則是什麼,小蟹子始終沒搞清楚,常常看著鄰桌琳瑯滿目的前菜羨幕不已。 接著上來的兩道主菜,都是令人稱讚的:古斯古斯特有的榖類香氣,一入口就在嘴巴裡蔓延開來;羊肉則是和蔬菜、香料一起燉煮多時,肉入口即化,化開的瞬間的汁夜帶著甜甜的蔬菜味流入口中,也是一種享受。酒足飯飽之後,我們買單離開,餐廳依然只有我們這桌客人,費用也還好幾百塊台幣就打發了,走回街上,亮起的招牌更多一點,可是門依舊是關著的,也許這是他們做生意的方式吧。 註一:古斯古斯的主要材料是搗碎的麥,再加上大塊牛肉(或其他肉類)、番茄、大辣椒、紅白蘿蔔、大豌豆、茴香、蔥、蠶豆等配料。烹煮「古斯古斯」的祕訣,在於一定要使用特殊的鍋:鍋分上下兩層,上層鍋底部有許多小孔,將搗碎並浸泡過水膨脹的麥粒放在上層,下層鍋則是放肉及蔬菜。調味料用的是濃縮的番茄醬、辣椒醬與胡椒粉。上、下鍋一起煮,利用下層的水蒸氣把麥粒蒸熟,食用時將下層鍋裡的肉和蔬菜及湯汁,倒入上層鍋的麥粒裡,用力攪拌均勻後,便成為可口的「古斯古斯」了。(資料來源http://www.tita.org.tw/epaper/may2004.html)

城市、花園、廟

城市、花園、廟這三者看起來好像沒有直接的相關吧?不小心就發現了三者合一的秘密了! 出門前,只知道海法(Haifa)是以色列的第三大城,是著名的商港,還聽Winnie說有一個非常漂亮的花園,一直到車子開進城裡的主要大街-夏羅德西尤納路(Shderot Ha-tsiyonut)才發現,原來這個城市就是一個美麗的花園。這馬路筆直的向山邊奔馳,緩緩往上的的山坡,用嫩綠的草舖開成一大片的畫布,金碧輝煌的洋蔥頭不偏不倚的聳立在中央,仔細修剪過的花圃,一筆一筆勾勒出美麗的線條,同時也編織著許多美麗的圖騰,襯托洋蔥頭的華麗與尊貴,說它是一個清真寺或是廟,倒更像一個富麗堂皇的皇宮城堡,相較於歐洲幾個有名的宮殿,如凡爾賽是一點也不遜色,這個做「巴哈伊神殿與花園」(Baha’I Shrine & Gardens)。   注意一下這個洋蔥頭,和之前所見的有很大的不同,那圓頂除了閃亮以外更多了許多精緻的線條,同時還有一圈白色花邊的裝飾,其下更是許多精雕細琢的窗櫺拱牆,那華麗叫人遠望就已經讚嘆不已。本來以為只是一批有錢的回教徒蓋的華麗大廟,後來才發現這個「巴布神殿」(Shrine of the Bob)其實是世界上一個少數但新興的教派-巴哈伊宗教(Baha’I Faith)的信仰中心。這個宗教是1844在波斯(今天的伊朗)由一個叫做米茲拉阿里穆罕默德所創,不過不見容於當時當權派,所以1850年左右這個教宗就被殺了!不過這個宗教並沒有這樣就滅亡了,現在全球聽說還有3百多萬的信徒,台灣也有18個分會喔!民國59!年就已經正式跟內政部登記了呢。   小蟹子覺得有趣的是它的教義,他們相信摩西(猶太教)、耶穌(基督教)、佛祖(佛教)等,都是上帝再不同的時間,對不同的地區所派遣的使者,所以這個宗教就是努力的希望全球能夠統一語言、信奉同一宗教。也許理想過於遠大,不過天下一家的理念倒是直得推廣的。 對於這樣依著山勢而上的建築,小蟹子一向喜歡先坐車直接上去,然侯沿著美麗的花園緩步下山,這樣比較不會累,又可以慢慢欣賞,剛好去搭乘以色列唯一的電車(或是說捷運)系統-卡梅爾電車(Carmelit),就在我們漫步往車站途中,突然聽到一聲爆炸般的轟然巨響,小蟹子當下心裡涼了一截,想說不用這麼刺激吧!第一次到以色列就遇見新聞事件,有點緊張的拉著凡夫,東張西望了很久,也沒看到什麼煙霧或是其他的東西,才聽路人說,只是剛剛有輛車爆胎而已啦!這個地鐵系統很乾淨,運作的原理比較像是香港的太平山電車,兩輛車對開靠拉力把另一輛車往上拉。   山頂上,可以很清楚的望見整個海法港,大型貨輪在港口進進出出的,終於相信這裡是有名的海港。另外也看到號稱全世界最賞心悅目穀倉的戴鞏穀倉(Dagon Grain Silo)。不過小蟹子倒是覺得另外這棟建築更有趣,一邊是一般大樓的外觀,另一邊卻是球型外觀,而且不論從山望向海,或是從海看回來都是一樣的,只是不知道這個建築是做什麼用的。 沿著山坡向下走,才發現要進入巴哈伊花園是要門票,買了票以後,才發現這張票只是讓我們逛最上層那一小段的花園。中間那一段及巴布神殿似乎是要有團體才可以進的去,小蟹子和凡夫只有兩個人當然就沒機會啦。而且因為不能沿著花園直直走下去,雙腳的命運就有點坎坷了,因為當直線變成S型的山路時走起來就累人了。就在我們氣喘噓噓走到中間段時,有一個悲慘的發現,通往巴布神殿的花園是開放的,雖然很累想說難得來,還是進去逛逛吧,外表這麼華麗,裡面一定更有看頭,更悲慘的事發生了,巴布神殿的門在面前關上了,因為剛剛好錯過了當天的開放時間。看來小蟹子跟這個巴哈伊教還真的是沒有緣分吧。   這個就是穀倉連分隔島都很漂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