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的英國超市聖品(下)

LAVAZZA 的低咖啡因第二個小蟹子的英國超市必買是LAVAZZA 的咖啡磚(註一)。什麼?這不是義大利的東西?台灣不是已經有專賣店了?? 是的!您沒有看錯!就是這個義大利牌子,台灣的「老咖啡」,很多地方還有專賣店勒!那為什麼要不遠千里去英國買,又不辭辛勞的背回來勒?第一是便宜,可能因為同屬歐盟的關係,英國和義大利的價差並不大,但是,完全一樣的東西(這下連包裝都一樣囉!),價格卻只有台灣的1/2-2/3,看到不賣來庫存,真的很難過啦!  真正的原因是,小蟹子小時候可以說有咖啡上癮症的,一餐不喝,簡直度日如年,一般的三合一也是不喝的(因為覺得酸);當醫生勸我戒掉的時候,日子就難過了!LAVAZZA的低咖啡因,保持了原來的香氣,和喝到嘴裡甘醇,卻降低了咖啡因,就成了我的最愛了! 「老咖啡」賣過一陣子,後來聽說銷售不佳,就不再進貨了!這也難怪,咖啡走入台灣的尋常百姓家的歷史的確很短,不能喝咖啡因的人大概就選擇不喝吧!我們這種不能喝、聞香也過癮的人,還真的不多吧!所以低咖啡的豆子賣的人還真的不多,後來知道COSTCO有賣STARBUCKS的低咖啡因豆子,也只是被我拿來當做備用品,真的沒有LAVAZZA才拿來替代的。 更多LAVAZZA請看http://www.lavazzacafe.com/lavazza-kingdom.htm Scone & Cornish Cream 第三個就是SCONE了!台灣稱做「英式鬆餅」、或是「司康餅」,長的有點像肯德基的比司吉,但味道差很多(註二),這東西英國隨便超市是賣的品牌就都不錯吃,那個「鬆」的口感,是品質的關鍵,(後來有朋友自己動手做以後,更知道那個要奶油均勻沾上麵粉,可是又不能讓麵粉出筋,是多麼難的手藝了)可能時間太久,已經不記得英國有什麼超市的SCONE是不吃的;回台灣之後,類似的東西有,但是「鬆」這個字都達不到標準。印象中在台灣吃過最接近的是遠企附近的俄羅斯餐廳設的麵包坊做的,但是貴的嚇死人,一口大小要價台幣15(還是30),真的只能偶一為之。至於COSTCO賣的,雖然價錢不貴,體積也很美國,也很香、但那個「鬆」還是差了點,還有入口會黏牙這件事不得我心,也被拿來當備用品。 SCONE這件事更麻煩的還不只是在鬆餅的本身而已。一般英國人的吃法(好啦!我承認這是小蟹子酷愛的吃法)是要塗上厚厚(這不是形容詞喔!)的CREAM,然後再放果醬,一口咬下去才是完美對味。這個CREAM小蟹子獨愛Cornish Cream,卻只有在英國的超市才買的到,離開英國之後真的沒再看過了!怎麼形容這個陸地最西邊(Land’s end)-Cornwall的特產呢?入口是又濃又滑順的口感,完全不甜不膩,純粹的鮮奶油味道慢慢在嘴裡擴散,那種吃一口就知道與眾不同、吃一口就讚嘆不已的美味,真的只有吃過才知道,德朵夫人曾經在她的 BLOG裡也寫過一篇「感動到流淚的Cornish Clotted Cream」講的就是這一味。 對小蟹子來說,SCONE要配上Cornish Cream才算完整!而且這個東西保存期限很短,又需要冷藏,幾乎是不可能打包帶回來,思念的時候只有去英國一途了。很多年前,「姊啊」曾經全程手提,並一路拜託空中小姐冰入飛機上的冰箱中,宛若供奉神明般捧過一盒回來給小蟹子,不誇張!我幾乎是和著流眼淚吃完的。 Walls的Solero exotic第四項非吃不可是Walls的Solero exotic冰淇淋。初遇這味珍品,是第一次去英國,在一場家庭聚會餐後,主人拿出了Walls 的另一款冰淇淋當作甜點,厚厚脆脆的黑巧克力夾著厚實的香草冰淇淋,看起來很好吃,不吃巧克力的小蟹子只好禮貌的搖搖頭,看著別人滿足的表情流露出羨慕的眼神,後來主人搞清楚是巧克力的關係後,又從冰箱裡挖出了一個Solero exotic給我,咬了一口,頓時熱淚盈眶,這真的是生平吃過最好的冰淇淋,微微酸甜的果汁裡,夾著香濃的香草冰淇淋,吃一口就會難忘的味道。 Walls從此成為最愛的冰淇淋,這個牌子倒不是英國才有,歐陸、澳洲、甚至以色列都有,味道都是一致的棒。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以色列的Eilat ,那天因為等待安息日的晚餐只好上街閒逛,可是肚子實在餓,剛好看到Walls就買來吃,咬了一口、就咬到一片有點硬、有點滑的東西,有點像是塑膠可是軟一點、還有果香,忍不住看了一下,簡直是不敢相信,竟然是大半顆的櫻桃,就這樣被鑲嵌冰淇淋裡,Walls的用料,由此可見。 這個屬於聯合利華旗下的產品,小蟹子曾經在台灣的那家數字超商有買到過,可能因為太貴,一隻要台幣好幾十元(世界各地好像價錢都差不多),後來就沒見過了。在中國的有看到這個牌子,趕快買一盒來解饞,咬了一口,肯德基阿兵哥又出現了:「這不是Walls,這不是Walls啦!」個人猜測,應該是授權當地製造,但沒有完成完整的技術移轉。 寫到這裡,小蟹子幾乎寫不下去了,口水流了一地,很衝動的想要訂張機票,去英國救贖我的五臟廟了…我心愛的小POLO(好像已經停產了,過年去竟然沒有買到!)、百吃不厭的Sainsbury’s麵包、無糖優格、Waitrose的印度菜餐盒…不要讓我在想起你們了,好嗎? 馬大薯說:「美味其實和回憶有著莫大的關係,真正的美味後頭總有著令人難忘的回憶。」懷念這些食物,更多的是對某一段生活、某一些記憶片段的回憶吧! 註一:咖啡磚是把咖啡豆磨好以後,再用鋁箔真空包裝,保存的好,撐個半年一年也不會變味。註二:英國人所謂的比司吉(Biscuit),指的是一般的餅乾,跟他們下午茶必備品SCONE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種東西。   

懷念的英國超市聖品(上)

 第一次去台灣的COSTCO是被一群美國回來的朋友帶著去的,看他們如數家珍的在裡面發現以前熟悉的品牌、或是愛用的東西時,臉上留露著那種和老朋友相見的那種親切與熱情。 已經在台灣住了一、二十年的紐約客老闆,總會在聽說我們要去COSTCO時,請我們幫他帶一隻熱狗、或是一串貝果麵包;才知道原來中文講的比我爸媽好、愛跟我們去吃飲茶的他,也有屬於鄉愁的部分。 小蟹子總是忌妒這些有美國記憶的人,因為COSTCO撫慰了他們心中思念的那一部分。有一天TESCO終於在台灣開店了,凡夫和我真是欣喜若狂,特地開了車去南崁拜訪,為的是緬懷記憶中關於英國的部分。 剛走進去,看到那個紅字、藍、白條熟悉的LOGO時,幾乎是熱淚盈眶、要抱起來親吻了,多逛了幾分鐘,真的很想如那個吃到不是肯德基炸雞的阿兵哥一般,直接賴在地上高喊:「這不是TESCO、這不是TESCO啦!」明明是一樣的LOGO,為什麼我們就說他不一樣呢,因為陳設不同,懷念的物品也付之闕如,然後徹底的失望,重重擊垮了我們,往後的幾年幾乎可以用死也不踏進TESCO來形容。果然,TESCO在台灣的經營一直沒有起色,去年底終於宣布退出,將台灣的店都轉手給家樂福了! 唉! TESCO的高層啊!不是台灣人不給你們機會啊,是你們忘了自己的根本啊! 那麼我們所懷念的究竟是什麼呢?在Pepsi家,看他又不經意的又提起另一個英國超市的品牌-Sainsbury’s,這個在我心目中比TESCO地位更崇高一等的品牌(是地!價位也更高一等!),剛好這次去英國補貨,有拍了一些照片,好吧!就來說說小蟹子心目中思念的英國超市聖品。  第一個要說的就是英國茶。英國人喝下午茶是有名的,連帶著茶也是有名的,雖然不產茶,很多觀光客到了英國都會去買茶,去紀念品店、Whittard專賣店、甚至Harrods百貨等名店買茶,不論茶好不好,小蟹子總覺得他們有敲盤子的嫌疑,真的是太貴了啦!既然茶是英國人的日常用品,當然要去買日常用品的地方-超市找囉! 話說當年小蟹子剛到英國,天天喝茶的我,沒有帶台灣的烏龍、包種,就是希望自己能夠去接納、習慣、學習英國人的茶,進而體驗英國人的茶文化!初來咋到也不知道該買什麼來喝,於是開始了超市品茶試驗,每次都買最小單位的包裝(通常是25包),嘗試各種品牌、各種口味,喜歡的就高興的喝完,順便記下品牌;不喜歡的依照窮學生邏輯,當然是不能丟掉,要想辦法「用」掉,其他台灣的同學就有福啦,因為通通被拿來滷茶葉蛋。這樣嘗過大堆各式各樣的茶以後,發現最合小蟹子口味的是Twinings(唐寧) 的Earl Grey(伯爵) 和Lady Grey(仕女伯爵)兩種,從此這兩種茶,就成了我廚房的必備品。 在英國的超市買這個黑盒子的Twinings Earl Grey東西真的便宜到一個不行,50包一盒只要一點多英鎊,平均一下,一個茶包大概是一元台幣多一點,小蟹子總是很奢侈豪邁的一個茶包只用一次,決不回沖,愛的就是他濃濃的香氣,聽說這個香味是佛手甘的味道,還有鎮定神經的效果,醇而不苦澀的口感,加一點鮮奶(用奶精、奶油味道就差很多了喔!)增添溫潤,就是極品了,每天總是在這個茶香中開始異鄉奮鬥史,深夜苦讀、趕報告也有它溫暖相伴,啜一口它的濃郁,就覺得優雅享受了!另一種Lady Grey則是在Earl Gray烘焙的過程中,加入了檸檬柑橘等的香味,因此想要喝的清爽一點,喝這個不加奶就已經很對味啦! Twinings的茶在台灣也有賣,但是單一個茶包動輒就要一、二十元台幣的身價(最近聽說有比較便宜了)實在叫人不敢恭維,更重要的是,台灣賣的黃色包裝的Twinings伯爵茶,平平同一個品牌,但就是比英國的黑盒淡了點,所以小蟹子只好想盡辦法,從英國原裝進口囉! 更慘的是,有一天小蟹子的醫生竟然說,紅茶的的咖啡因也偏高,最好戒掉,已經戒了咖啡的我,簡直就要食不知味了。這時「姊啊」又指點迷津啦!英國的超市裡,Twinings 有出低咖啡因的Earl Grey,這次特別就買進這一款,回來安慰自己囉!聞起來同樣濃郁的香味,喝起來口感卻淡了許多,像是稀釋了一般,唉!兩全齊美終究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啊… http://www.twinings.co.uk/home_flash.asp  更多Twinings的資料請看: PS本文中Whittard和黃色盒子的照片是網路上找來的喔!  

星期天的禮讚

為了躲避紛飛擾擾的春雨,為了貪圖星期天早晨的免收門票,卻巧遇了聖詩的禮讚! 一到貝倫(Bel’em)目光就被這個大教堂吸引,其實人家是修道院,可是著名的傑羅尼摩斯修道院(Mosteiro dos Jeronimos)(不知怎地總弄不清這個名字,老想到演007的羅傑摩爾勒!真害!!),這才想起來,教堂逛過不少,修道院這個還是第一個呢! 外觀的雄偉不足形容,光是他的「大」就很叫人震驚,由正面看去,只知道他的城堡式的牆面不斷的像兩邊延伸,可是卻看不清真正的盡頭。即使是穿過馬路,走過長長的廣場,一回頭廣角鏡還是沒有辦法的完整的收入,算了!進去看看吧! 走進大禮拜堂發現,星期天早上的望彌撒即將開始,無所事事就坐下來湊熱鬧吧!這竟然是小蟹子第一次的望彌撒呢!儀式當然是搞不清楚什麼程序,講的是葡萄牙語又是一個莫宰羊囉!不過無知竟然成為一種祝福,彷彿是闖入了一場音樂會,沒有了語言的刻板,只剩下旋律的起舞! 時間行進的某一個準點,大廳裡人聲漸漸靜了下來,另一個聲音緩緩的升起,越來越大聲,原來整個會場的人合唱了起來,柔和而安祥的樂聲,和諧而溫柔的旋律,讓躲雨的慌張、趕路的不安,一一的被撫平了,身上每一根緊繃的神經,漸漸的放鬆;一曲唱畢,典禮正式展開,迅速的轉過幾個場景,樂曲不斷的轉換,那種讓人安心靜氣的旋律此起彼落的進行著;心想該是牧師(或是神父?還是主教?)出場講道的片刻了吧!果然一個穿著禮袍看起來就是主教之類的人出現在講台,全場屏息以待,突然之間,小蟹子一整個傻掉了…這位先生一開口就唱了起來,男高音震撼了整個諾大的禮堂,接著完全是演唱會獨唱水準的演出,看起來是用主教演唱的方式來進行這整場的演說呢!小蟹子不禁要問:現在是怎樣,神學院聲樂是必修課程嗎?還是葡萄牙的主教是要考演唱技巧的? 聽完神父的演唱,也休息足夠了,剛好起身參觀一下這座修道院。 往禮堂後端走去,兩個諾大的石棺像是鎮宅之寶似的,沉殿殿壓在屋子的一角,仔細看才知道,能夠這樣長眠於這個大教堂,有錢、有勢還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對整個葡萄牙、甚至是人類有卓越的貢獻才行呢,這兩位還剛好一文一武,文的是葡萄牙的大詩人-卡蒙斯(Luis de Camoes),武的是葡萄牙的航海家-達迦瑪(Vasco da Gama),名字聽起來陌生,不過前者是葡萄牙有名的詩人,逝世的那一天-6月10日被定為葡萄牙的國慶日(有點詭異的是竟然是慶祝去世那一天);因為生涯裡曾經流浪到澳門,所以在澳門還有很多他的紀念遺跡(澳門好譯成賈梅士);至於後者,對人類的貢獻就很直接而偉大了,他是第一個完成歐洲和印度之間航行的航海家,這個之後才開來東西方世界的海路往來。 這座傑羅尼摩斯修道院是16世紀(1502年)為了紀念這位航海家而建立的,前後花了70年的時間,可以是葡萄牙海權全盛時期的代表作,更是著名的葡萄牙建築-曼努埃爾式(Manueline)建築的代表,因此也理所當然的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保護囉。小蟹子對建築學派沒什麼概念,但是在這個修道院裡逛卻是驚嘆連連,它有漫漫長廊、迴廊,長廊頂上還有拱行的細緻線條,牆上有馬賽克拚花還有許多美麗的雕刻;還有大片大片的雕花窗門,真可是說集雄偉與精緻於一體的一個建築呢。 不過最有趣的是,我們竟然發現,它的後花園裡,養了一大群的鵝,不是天鵝喔,就是一般食用的鵝,好奇的問門口的管理員為什麼有養鵝,可惜語言不通,沒問出個所以然。只是那種經典名勝與鄉下人家兩種畫面重疊的場景,還是滿好玩的。  

伊比利半島之音樂 – 吉他篇

 凡夫「幼時」對台視五燈獎最深刻的印象,不是ㄚ妹五度四關的鍛羽而歸,而是歐相宙和葉東安爭奪吉他演唱寶座的精采畫面。當時,葉東安奪得寶座,但歐相宙用Flamenco吉他奏法演唱民謠,讓人印象深刻。(葉東安目前仍活躍於民謠演唱活動,歐相宙則杳無聲息)。及長,凡夫自學吉他時也曾想嘗試Flamenco奏法,但實在太艱難了,最後還是僅能自附風雅地彈彈所謂的民謠吉他,不得其門而入實為憾事。這次到巴塞隆納當然要去好好地瞧瞧Flamenco,剛好也去看了看Fado 的葡萄牙吉他;嗯,就來說說吧~~吉他分為哪幾種?民謠吉他和古典吉他?這是台灣一般對吉他的認識,我覺得不太恰當,因為尼龍弦的西班牙吉他也可以唱民謠啊!依照吉他構造可分為:空心吉他(Acoustic Guitar)和電吉他(Electronic Guitar)。空心吉他有一個大大的肚子產生共鳴,琴弦則可用鋼絲或尼龍弦(古時可能用羊腸弦),琴弦的數目和調音也可以不同。因此,當吉他的肚子模樣不同,或是琴弦材質不同,當然音調感覺都不一樣了。包括最常見的尼龍弦古典吉他(西班牙吉他)、鋼弦的民謠吉他、夏威夷的Ukulele、美國西部拓荒的斑鳩琴(Banjo)、曼陀鈴(Mandolin)到葡萄牙吉他,都可算是吉他的遠親近鄰。Flamenco 用的是西班牙吉他,六條尼龍弦所產生的共鳴,高音清亮低音渾厚,是凡夫最喜歡的樂器之一。在眾多樂器中像吉他這樣容易搬移、音域寬,可以彈奏出各種和弦的樂器不多:鋼琴太笨重;管樂器都只有單音;提琴頂多拉出雙音,不能同時奏出豐富和弦;手風琴則音域太窄。所以,利用吉他隨興伴唱是最佳選擇。把吉他的伴唱功能發揮到極致的,我認為就是Flamenco。演奏Flamenco除了左手和弦變換繁複、單音按指十分迅速之外,右手撥指的精確度和節奏的掌握,只能用「藝術」兩字來形容。Flamenco是三拍子的樂曲,在和弦中加入各種不和諧音階、迅速的單音移動、琴板的敲擊、琴弦的切音….;一把西班牙吉他可以抵過一個樂團。雖然都是使用西班牙吉他,古典吉他音樂和Flamenco的表現方式有天壤之別,Flamenco狂野即興的演奏法,幾乎是無法用樂譜來呈現和限制的。這裡有一段在網路上找到的吉他演奏自拍影片, 用民謠吉他奏法彈 Flamenco樂曲,先聽聽看 ~~  http://michaelk101.com/todd/toddmp3/alegriastk.wmv 。他用Pick彈單音相當準確,但是Flamenco是不用Pick 的,而是用指尖壓撥彈出單音,Pick 會讓尼龍弦產生切切的摩擦聲,聲音會變得不乾淨,低音也會不夠厚重。這裡有幾段正統的Flamenco 吉他演奏,比較看看:http://canastero.com/music/celestina.ramhttp://www.flamencoguitarist.co.uk/mp3/caminito.mp3http://www.flamencoguitarist.co.uk/mp3/paquito.mp3(Fado 表演,圖片來源:http://p.vtourist.com/1399274-Fado_clubs-Lisbon.jpg )相較於西班牙吉他,葡萄牙吉他構造不僅不同,音調感覺也不一樣。葡萄牙吉他外型類似齊特琴(Cittern)。共鳴箱呈梨形(像月琴),使用6條或12條鋼弦,調音也不同【SI (B) LA (A) MI (E) SI (B) LA (A) RE (D)】,琴頭則像把古時的梳子。12弦的葡萄牙吉他,在原來6弦琴每一弦旁邊多一條高八度的細弦,所以每個音彈來都是一對八度的雙音,彈奏起來「鏘鏘」的感覺,怎麼形容咧… 像台語說的「筆叉」聲.. 懂了吧?此外,因為共鳴箱構造不同,葡萄牙籍他的共鳴效果比較堅實,西班牙吉他比較渾厚,但是他的和弦卻更清亮而且豐富。 (12弦吉他的構造,近年也被用到一般的鋼弦吉他上面,Ovation 的12弦民謠吉他 可也是凡夫少年時的夢想之一呢!)   (圖片來源:http://www.visitportugal.com/NR/exeres/6B2A69CE-F7D1-4066-AFE7-EAC29ED7D19D,frameless.htm)Fado 是2/4拍的樂曲,情調和Flamenco完全不同。也許你會發現,在Fado 音樂當中,吉他似乎比較位於配角,而Flamenco中的吉他則和歌聲及舞蹈各佔勝場。不過這個說法,恐怕Fado樂迷是不同意的,因為葡萄牙吉他大師…

伊比利半島之音樂 – 發抖(Fado)篇

伊比利半島位處歐洲最西南邊,和北非僅隔著挾窄的直布羅陀海峽,這塊土地上經歷羅馬人、摩爾人、基督徒、猶太人的文化洗禮,音樂文化混合孕育,頗有地方特色。西班牙的【佛朗明哥】(Flamenco)音樂大家耳熟能詳,對葡萄牙的【發抖】(Fado)音樂就比較陌生了。這一次【雙牙之旅】之前,小蟹子和凡夫也對Fado會抖成什麼樣非常好奇,於是走訪了里斯本的Fado博物館一探究竟,趕快來個心得報告!Fado可以說是葡萄牙的民歌 (Folk),就好像台灣的思想起,法國的香頌、愛爾蘭的Celtic民謠,是貼近民眾生活的音樂。這和從宮廷貴族的活動而衍生的古典音樂相當的不同;民歌所依附的精神層次,是比較普羅大眾的。Fado 的演唱者通常穿著黑衣,在小酒館裡用葡萄牙吉他和西班牙吉他伴奏演唱,可以區分為康布拉(Fado de Coimbra)和里斯本(Fado de Lisboa)兩種派別。康布拉(Coimbra)建於13世紀,是歐洲最早的大學之一,足可以和英國的牛津、德國的海德堡齊名。康布拉的Fado 是由幾個大學男生穿著黑色斗篷和黑帽合唱或獨唱,渾厚憂鬱的歌聲,堪稱是Fado音樂的極品。不同於康布拉Fado的學術氣息,里斯本Fado更貼近於市井小民的氣味,感情洋溢的歌聲迴蕩在小酒館裡。(知名的Fado de Coimbra 團體 Aeminium;圖片來源:http://www.aeminium.cc )有點興趣了嗎?來這裡聽聽 Fado:http://paginas.fe.up.pt/fado/eng/som1.html (點選你要聽的歌曲,進到該曲的頁面後,要去按一下歌曲名稱右邊的留聲機圖像,才聽得到喔!!)初聽Fado,有點詩歌吟唱的味道,某些地方會覺得有點像法國香頌,但法國香頌浪漫些;葡萄牙Fado憂鬱些。Fado發展至今受到北非、巴西音樂的影響,可區分為三種調性lundum、modhina與quatrain,如果你去造訪里斯本聖喬治城堡山下的Fado音樂博物館,別忘了按一按各展示室的視聽按鈕,就可以體會一下它們的不同之處。逛完Fado 博物館,凡夫也不免俗買了兩張Fado Cd回家聆聽,一張是 Fado de Coimbra,另一張是葡萄牙有名的Fado 吉他大師 Carlos Paredes的專輯。這兩天聽著聽著,竟發現Fado 還真有點像楊弦時期以詩歌為譜的校園創作民歌呢!和佛朗明哥一樣,Fado 主要伴奏樂器也是吉他,但是Fado歌聲是音樂的主體,吉他為輔。佛朗明哥的吉他和歌聲則不分軒輊,各佔有相同份量。葡萄牙吉他和西班牙吉他不僅外型不同,音調和共鳴也有很大的區別,請待後回分解。(圖片來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Fado )介紹Fado 的相關網站:http://paginas.fe.up.pt/fado/eng/index-eng.htmlhttp://www.wuya.org/forum/archive/index.php?t-25479.htmlhttp://lisboa.kpnqwest.pt/i/ouvir/fado/sons_fado.html

香喔!正宗葡式蛋塔

小蟹子一直有著濃濃的蛋塔情節!(註一) 巴塞隆納飛里斯本的路上,凡夫問小蟹子:「去葡萄牙第一件事想做什麼?」小蟹子連考慮都沒有就說:「吃葡式蛋塔」,順便擺出沒有吃到,就會又哭又鬧兼轉轉念二十年的表情。於是一下飛機安頓好行李,就直奔資料上說的葡式蛋塔老店-Antiga Confeitaria de Belem,吃吃這有名的葡式蛋塔「pasteis de Belem」。 這家位於里斯本城外的老店其實很好找,搭上15號的電車以後,直接在貝倫(Bel’em)的市區下車,然後看到大街上最多人出入的那一間就是啦!藍色的店招兼雨棚也是很好的指標喔!出來的時候還遇到一隊當地的小童子軍,正在門口整隊也要進去吃這個蛋塔呢,看來這不是一家專門騙觀光客的店喔! 走進店裡,人聲鼎沸,一群人圍著櫃檯站著吃點心、也有人擠在前面等著要買蛋塔。第一眼瀏覽這家有歷史的老店,室內裝潢有著濃濃的葡萄牙情調,牆壁上半段是白色的牆面,下半段則是鑲有藍色條紋的花磚,一面牆上還有馬賽克瓷磚排出象徵歷史意義的數字:「1837」(註二),另一面的牆上還有一座看起來有很有歷史的小型室內噴水池,小蟹子心裡不免懷疑,這該不會是以前給客人洗手用的吧!有點昏點黃的燈光,讓室內有金碧輝煌的氛圍,顯得溫暖了許多,走進這家店,就算不吃蛋塔,光是欣賞室內的裝潢就已經值回票價啦! 室內陳設是屬於比較儉約的那種,簡單的小桌子、小椅子,沒有太多的裝飾,不過他們可是用觸控式螢幕的收銀點餐系統喔。小逛了一下,發現桌子都被佔據了:有的一桌就一兩個人,邊吃東西、邊優雅的閒聊或是閱讀的人;也有一大群朋友或家人,一口氣圍了兩三張桌子,大剌剌的嘻笑、順便打小孩,如果閉著眼睛,還會以為走到中餐廳了勒! 好不容易有一桌人馬剛剛離席,眼明手快的小蟹子馬上招呼大夥先坐下來再說,等了一會兒,終於有一位服務生來招呼我們,服務的方式很有趣,先把桌上的東西「全部」收起來,包括調味罐和餐巾紙架;然後重新放上調味罐和餐巾紙架,才開始幫我們點餐。當然一人先來一個蛋塔囉!然後凡夫點了咖啡,我則看到旁邊的客人都喝一種用高高的玻璃杯裝的淡咖啡色飲料,看起來熱熱暖暖很好喝的樣子,問清楚以後知道那是牛奶咖啡,所以點來喝喝看囉!飲料上來以後,蛋塔還沒來,這個服務生又來收調味罐和餐巾紙架啦!小蟹子趕忙阻止,服務生笑笑的說:「等一下!不要急」;不一會兒,有另外一位服務生又送來新的調味罐和餐巾紙架了!原來的服務生送來點心後,才低下頭跟我們說,他要下班啦,先幫我們結帳,如果要給小費的話,可以順便給他。  這下小蟹子終於明白啦:原來調味罐和餐巾紙架也是服務生服務的一部分呢,目的也是要大家給小費囉!只是用第二位服務生的調味料,但是把小費給第一位,這樣合理嗎? 不管這些,趕快來品嘗正宗的葡式蛋塔吧! 端到桌上的蛋塔還有一點溫度,但是並不燙口,小小的一顆(真的比台灣一般蛋塔的尺寸小很多),烤的金黃油亮的表面,還有一點點的焦黑,讓人忍不住就想咬下去。這個蛋塔的皮,並不是一般麵粉很多的那種塔皮,反而比較像酥皮濃湯的那種派皮的最上面那一層,幾張那一層堆疊而成。一口咬下去,是脆的、非常清脆,像是咬碎了薄餅的感覺,卻又沒有那種乾、粉;接著濃濃的奶香、柔嫩的口感傳來,是餡料的部分;嘴巴稍做咀嚼,酥脆和奶香又攪拌出另一種不同的濃郁香味呢,不小心接著兩口,原本看似油膩的蛋塔,卻是一點也不覺油膩,這製作上的竅門很令人好奇呢? 低頭一看,發現原本就不大的蛋塔已經剩下一個小角落了,想起資料上說,當地人習慣灑上很多的肉桂粉一起吃,趕快試一下,個人覺得還不錯,多一股香氣囉,不過可有可無;另一個調味罐是細白糖粉也拿來試一下,個人認為原來不覺得甜的甜味應該還是比較適合的口味(愛吃甜食的小蟹子還是對西方人吃甜的實力非常佩服勒!)。 至於那杯看著大家都喝而點的牛奶咖啡,也是一絕,整個喝起來是新鮮牛奶的味道,飄著咖啡香,一點也沒有咖啡味,反倒比較像是用咖啡香精去調味過的鮮奶,但是真的香濃好喝,留在嘴裡的味道很棒呢!不過從來不喝咖啡的凡夫媽,原本以為這喝起來應該沒什麼問題,沒想到還是有點不舒服呢!所以不能喝咖啡的人,還是不要心存僥倖喔,不過真的好好喝喔!(後來才知道,這個牛奶咖啡是葡萄牙的特色飲料,也是這家店的另一項熱門商品喔!) 閒閒沒事的小蟹子,心想這家店除了蛋塔有名,其他很多琳瑯滿目的點心不知是否也一樣優秀囉!於是走到櫃檯觀察了一下,指指點點的又點了圖中的這個小點心,試試看囉!結果勒….還是吃蛋塔好了! 後來才發現,這家店光是包裝外賣的蛋塔就需要三個專門人力來負責:一個把蛋塔從廚房端到櫃檯後面,一個把蛋塔塞進盒子裡,最後一個把裝好的盒子放到櫃檯上供販售,這三個人的動作幾乎沒有停過,可以想像生意有多好了吧!不過想起來有網友說冷掉的蛋塔並不好吃,所以就放棄了外帶的念頭了! 生意好還有另一個原因,結帳的時候發現還真便宜勒!一個蛋塔才0.8歐元(台幣 32元),那個牛奶咖啡0.9歐元(台幣 36元),凡夫的咖啡更是只要0.6歐元(台幣 24元)相較於葡國境內的其他的餐廳,都還來的便宜呢。  Antiga Confeitaria de Belem地址:Rua de Belem 84-92電話:(21)363-7423  註一:小蟹子愛吃蛋塔是從大學時代開始的,那時候還不流行什麼葡式蛋塔,肯德基也還專心賣炸雞。外宿的小蟹子一天三餐總預算不到台幣百元,一個蛋塔要價15剛好等於半條白土司,而半條白土司常常就陪著我過一天!所以只有特殊心情的時候才會吃蛋塔,吃的過程還有一套神聖儀式呢,總要挑傍晚剛出爐的時候,小蟹子散步去買一個(這天還一定得是好天氣喔!)然後手捧著熱熱的蛋塔,慢慢走回宿舍貢起來,晚上唸書的時候還可以隱約聞到香氣,第二天一早一定沒課,起床後先煮一杯咖啡(咖啡壺和豆這兩樣奢侈品都是,當時善心的學長們送的),當空氣裡充滿了咖啡香,才開始一邊喝咖啡、一邊小口品嘗著蛋塔、一邊讀書或是寫東西,通常進行這樣一個完整的儀式後,這就是一個美麗又有效率的早晨了。…

旅途中的明信片

開始流浪以後,因為有些照片可能拍不好、有些東西拍不到,養成了買明信片的習慣。 後來,喜歡寄明信片給凡夫、給思念的朋友,分享旅程中靈光一現的的感動。 後來,總是和凡夫一起出遊,所以開始寄明信片給自己,讓自己在某一個不經意的片刻,想起曾經點點滴滴的美好! 往往也因此有更多一點美麗的記憶呢!可能是一張美麗的郵票,可能是一個好心人的心意(請看神奇的明信片),可能…有太多太多的可能了… 這次,選擇在葡萄牙的Evora,寄一張明信片給自己,這是此行的最後一站(小蟹子不算啦!),有一整天的時間閒逛,所以也有時間去找郵局囉!才發現葡萄牙的郵局叫做「Correos」。 也意外的發現因為Evora這一帶的軟木塞產量,佔了全球很大的比重,所以這裡有很多手工藝品都是用軟木塞做的呢!像是皮夾啊、雨傘啊。所以我們挑了一些軟木塞明信片,寄給自己,也寄給上次猜對我們行程的朋友喔!  看來葡萄牙到台灣的郵政不怎麼靈光,一共花了2個星期的時間郵寄呢。倒是去以色列好像快多了,可郵資是一樣地…

跳吧!水精靈!!

從西班牙廣場沿著山坡,一路向山上的加泰隆尼亞美術館走去,兩旁是巴塞隆納的世界貿易展覽館,這是條蔓延數百公尺的山路,白天走去,可以看到一個接著一個的水池,沿著路邊向上蜿蜒,裡面已經安裝了許多的噴水頭,忍不住想像他們一起噴水的畫面了!光想像就已經很壯觀了! (這兩張照片應該要接在一起,起點是那兩根柱子,中間是那個大圓環,終點是山上的那個美術館) 這個只在夜間上演的水舞秀,夏天是每個星期四到星期天的晚上從傍晚一直表演到半夜;小蟹子上次來巴塞隆納停留三天,卻是星期一到三,無緣見識它的風采。再回到此地,怎麼樣也要看到才可以,冬天晚上它的表演時間只有星期五、六晚上的7-9點,凡夫早早就帶著小蟹子到附近等待了,就怕萬一錯過了,小蟹子又要鬱悶很多年了! 接近7點前的片刻,從加泰隆尼亞美術館走出來,門前的廣場已經聚了兩排等著看水舞的遊客,大概是天氣冷,大家比較瑟縮,氣氛顯得冷清、安靜。不久,空氣中隱約傳來馬達轟轟做響的聲音,好像聞到了游泳池那種特有的消毒水味道。 突然間,一道強烈泛白的水柱衝破夜空,站在欄杆第一排的遊客應聲發出尖叫,因為被水花濺濕了衣賞;其他的人卻響起陣陣的歡呼聲,期待已久的水舞就這樣展開序幕。 首先噴水的是廣場高處正中間的小圓水池,幾秒鐘之後,兩旁開出一朶朶白色的水花,接著從廣場高處開始,兩旁水池一路往下水花陸續綻放,然後一個瞬間,這兩列長長的花圃,變成了一道蔓延的水濂。然後底處廣場正中央那個大水池開始水柱高低的起舞,我們向下狂奔,想要更貼近一點欣賞他的舞姿、想要換個角度欣賞著水舞的簾幕。 一回頭,水濂又因著樓梯的層級,變成一個奶油滿溢、奔流的多層蛋糕,歡愉的氣氛瀰漫在空中;抬頭,城堡外觀的加泰隆尼亞美術館頭上閃耀著如宋七力神蹟般的數道光芒,建築的物本身則是被精心設計的燈光,照耀的晶瑩剔透,再配上這鑲滿奶油的蛋糕,更顯得夢幻而浪漫。 大概10分鐘過去,這一片白茫茫的水花看的我們目瞪口呆、好不容易喘過氣來,終於意識到:「哇!真是壯觀的表演!」,然後想:「應該就是這樣了!」心裡還不免貪心不足的想:「這畢竟是多年前的作品了,以規模的龐大取勝,還是比較單純的水的表演,音樂和彩燈還不在這個表演的內容之列」。 嘿!嘿!嘿!那就錯了! 還來不及遺憾完,空氣中傳來熱情奔放的音樂,廣場底處正中央的大水池閃出五彩炫麗的燈光,然後水、光、音樂、變成一群傑出的舞者,時而向天空狂放不羈的奔馳而去;時而心手相連的圍成一圈,翻滾出不同的多彩世界;垂直上下、向前狂踢的大腿舞剛剛盡情的演出;土風舞華爾姿又手拉手、圍成一圈的跳了起來;接下來已經是不知門派的舞別,繼續狂熱的上演,而我只能傻傻的看著一幕幕精采的演出。 又是一個10多分鐘過去了吧!一旁忙著拍照的凡夫終於有機會喘口氣,來站在小蟹子身邊,忍不住給他一個激動又用力的擁抱,謝謝他陪我來看這一場盛宴,儘管雨下個不停,這趟巴塞隆納有這一段,對小蟹子來說已經值回票價了!

我的巴塞隆納:憂鬱&狂想

巴塞隆納是個美麗的城市,有許多色彩豐富、線條瘋狂的建築,也有古色古香、雕樑畫棟、順便叫一排雕像在牆壁上罰站的房子,路上隨便走走常常會忍不住嘴巴開開,發出「啊!」的聲音,有幾個地方還會讓人因為「啊!」!太久!而留下幾滴口水勒。 凡夫給大家做了相當多的心理建設:「二月是伊比利半島的雨季,有一半的時間會下雨」。第一天抵達巴塞隆納,天空陰陰的,只覺得有點熟悉,也不以為意,就在飯店附近逛逛吧!第二天一早就去聖家堂朝聖,天空依然陰霾,不知道是因為天還沒亮、或是雲厚,從聖家堂走出來,紛飛的雨絲迎面拂上兩頰,意識到下雨了,然後終於想起來,那年即使是9月底的夏末來訪,也遇到過這樣的雨,然後雨越下越大,下滿了此行整個巴塞隆納的行程,美麗的天空看不到了,美麗的房子拍不到了,二月份的雨更是夾帶了強烈的寒意,怕冷的小蟹子陷入了一種想要窩在被窩裡,不再過問世間事的憂鬱中。 真的在旅館睡三天嗎??當然不囉!!戶外逛不了,巴塞隆納也是有很多精采的室內博物館可以逛的,就來去增長見聞一下吧! 米羅美術館(Fundacio Joan Miro)聽說是必遊景點之一,就來去朝聖一下囉!講到這個就忍不住要問:「可不可以怪蟹子媽啦!」!怎麼就沒給人家生一點美術細胞勒!不會畫就算了,連看都是五里霧勒!! 米羅的作品吸引小蟹子的是好像都喜歡用鮮豔的色彩,可是看到第一個作品-米羅公園(這個公園本身有點詭異,諾大的一片除了這根雕塑作品以外,就是水泥地,小蟹子還是第一次在歐洲遇到這種一大片水泥地的公園勒)的這個雕塑,書上說叫做「女人與鳥」,於是凡夫和小蟹子拿著相機或遠或近的一邊拍一邊拍想要參透其中的天機,凡夫爸凡夫媽則手牽著手在其下繞行、觀望,還好當時天雨沒什麼路人,不然看到這個畫面,大概會以為是KUSO族的一個行動吧!最後我們推測的結論是!這是一個梳著髮髻的女人,那隻鳥站在他的髮髻上勒!不知道各位看官對我們的推論是否同意勒?? 進到美術館才發現,他並不完全都是收藏米羅的作品,正確的說這是個現代藝術博物館,令小蟹子印象最深刻的是這個作品:走進展覽室就看到一件小禮服被釘在地上,一個投射燈對準它,透過光影的投射,一會兒可以看到一個小女孩穿著這件美麗的衣賞翩翩起舞、一會兒則是低頭沉思,各式各樣的動作徐徐如生。 真正進入米羅的地盤,看到這一張,凡夫爸若有所悟的說,這個跟我們家小湯圓(凡夫五歲的外甥女)畫的差不多啊! 接著這幾幅畫就有點頭痛勒,它的標題都是:「女人與鳥….」嗯…嗯…大家一起來悟悟看吧!這個米羅還真的對女人跟鳥有很大的興趣勒!   經典的是二樓一系列的三幅畫,那是三面呈現「ㄇ」字型的白牆,上面各裂了一道黑黑的線,就這樣啦!沒啦!小蟹子忍不住要說:「啊!我家牆壁也長這樣啊!還裂更多條勒!!可不可以回家把他拿出來賣勒?」 其實因為看不懂所以變成一種快樂,啊!就自己來看圖說故事囉!想到什麼就是什麼囉!圖旁邊的文字說明就當作是猜謎大提示,也滿好玩的啊!這麼冷的天氣,讓腦筋動動也不錯啊!所以就常常可以看到凡夫爸凡夫媽和小蟹子這樣坐在椅子上交換情報的畫面。  不過真的有了解的網友還是要跟大家說明一下,拜託囉! 更多米羅的作品請看相簿囉! 此行凡夫拍的照片也大致整理好了!請看

台北比倫敦冷

大家好! 流浪的小蟹子回來了!! 昨天(2/8)入夜剛剛回到台北,在街頭罰站了半個多小時,那空氣真可以說是透心寒。 貪玩的小蟹子還從來沒有在旅途中接到過跟工作有關的電話(我知道我很幸運!)沒想到這次還一下接了兩通,頗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氛,今天一進辦公室,果然是三聲無奈啊!!所以照片和遊記只能跟大家說:「我會努力的!!」 有些事情冥冥中好像都是有些注定的。去年先看到打狗旅行社的法國辦事處的葡萄牙遊記,笑到淚水狂飆;後來又看了fannhy唯美派的旅紀。然後突然有一天凡夫就神來一筆的說:「過年我們去葡萄牙吧!」得令的小蟹子趕忙開始訂機票;然後凡夫又說話啦:「只去葡萄牙會不會太單調啊?」於是巴塞隆納又應聲擠入我們的行程。等到機位都訂好以後,才發現是在倫敦轉機,小蟹子想到旅居英國的「姊啊!」剛好生小孩,還有我很久沒見的上海同學,都已經到倫敦了,沒進去看看他們,似乎說不過去吧,於是這一趟的行程就這樣訂下來了。以下是實際的行程表,先給大家參考一下囉! 1/25 晚上的飛機停香港、倫敦後抵達巴塞隆納(Barcelona) 1/26 早上到達巴塞隆納         下午逛大教堂(Catedral de Barcelona)、La Rambla 大道、港口         住宿:Hostal Opera (http://www.hostalopera.com/eng/hostal.asp) 1/27 早上 逛聖家堂(Templo de Sagrada Familia)、米拉之家(Casa Milla)、巴由之家、巴特婁之家(Casa Batllo)        下午 逛西班牙廣場(Placa d’Espanya)、加泰隆尼亞國美術館(Museu National d’Ar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