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鴉秋天
樹梢的一抹嫣紅 太陽下風吹搖曳的金光 遍地繽紛多彩的顏色 那是邁入雪白世界的最後絢爛 那是天寒地凍前的最後溫暖 只是,來自沒有秋天的國度 一切,都只是朦朧的幻境 依然,是那麼的不真實
小時候,學校出去玩,媽媽說是去「遠足」;老師說是「校外教學」! 在瑞典,老師把校外教學跟遠足統一了!
這件事並不值得驕傲,但卻是個值得分享、思考的經驗。2008年小蟹子開始學瑞典文,雖然不到兩個星期,但是蠻開心的,只擔心自己太笨、年紀太大學不會。2009年1月中放完寒假,學校重新開學,換了老師,突然有了墜入童年上學惡夢的感覺。這學期新老師稍為年長,50歲上下,是個喜歡傻笑的女士。每次提問題,會聽到他啪拉啪啦的一串瑞典文,然後就沒有下文。後來,幾乎不論問什麼問題,都來個相應不理,除非站在面前、叫住她、然後用完整的瑞典文問問題,才有可能得到一串瑞典文回應。最初級班,不論老師說的話、發的講義,大家都是大字不識幾個,於是大部分的課,都成了自己查字典,然後自己寫一段瑞典文章,問題是查的對不對、寫的對不對,有沒有錯、錯在哪裡都不知道。突然會想,還不如在家裡用電腦查,會有比較多版本的答案可以互相參考。雖然英文不見得是全班的共同語言,不能要求英文授課,可是既然是上課,互動很重要吧?那老師究竟要用什麼方式跟同學互動呢?同學們都懷疑他不會講瑞典文以外的其他語言(這也有點怪,大部分的瑞典人都會講英文)。幾天課下來,挫折幾乎要把人淹沒了!小蟹子常常自暴自棄的想,要是聽的懂老師說的、會用瑞典文發問,那還需要去上初級班的瑞典文嗎?小蟹子從來就不是乖乖牌,每天早起更是火氣很大,新學期上課不到5天,對於這樣的狀況,已經跟課程總監抗議過兩次了,總監總是回答,她會跟老師談談。導火線是星期三早上第一堂課,課程內容是問路、左轉、右轉、直走、對面等。對愛流浪又路癡的小蟹子來說,這個主題很重要。老師又給了一張講義、好幾段兩個人(A&B)的對話,大家查完字典,然後一起唸一遍,接著老師要大家輪流扮演A、B,再念一遍,有的同學大概還沒搞清楚內容,於是常常念了一半,A提前停下,B只好提前出場;或是A忘記煞車順便把B的回答唸完了,老師也不指導或糾正,整個亂成一團,本來有點懂劇情的,這下也疑惑了,同學們臉上都寫著無聊跟困惑。小蟹子突然想起來,以前學英文的時候,這一課怎麼樣也都可以上的很生動的。下了課要去上廁所剛好遇到課程總監,忍不住再次抱怨兼抗議,大概是愛睡的臉看起來很臭,總監招架不住,把她的老闆也找來。小蟹子只好重新抱怨一遍,還是得到同樣的答案「他會跟老師談談」,說了兩遍相同的話,火氣似乎有點上來了,就直接問,你談完大概有多久才會有改變,我們已經浪費了2個星期的時間。老闆無辜的說:「我需要一點時間,今天是我第一天上班」。看來事情很難有改變了,於是小蟹子繼續原來上廁所的行程。上完廁所出來,嚇了小蟹子一大跳,這位新老闆竟然在門口等我,而且非常肯定的說:雖然還來不及跟老師溝通,但是你們班明天會有新老師。這下小蟹子真的嚇到了,就這樣我們的老師被幹掉了?!接下來,果然再也沒有見到原來的老師了。小組自習課還是不少,但是接手的老師,會一邊陪著我們了解講義裡的內容、回答問題、還會找方法讓大家互相練習、寫完的句子、文章、習題都會很仔細修改和確認。雖然,老師還是大多講瑞典文;雖然,老師的話還是很多聽不懂;但是,每天下課,總是有吃飽的感覺,因為知道今天又學到一點東西。同學們,臉上都充滿了笑容,上課沒有人打瞌睡、也沒有人中途翹課了,誇張點的,還會走過去跟老師說:這堂課很棒!謝謝!原來,不論年紀、國籍,學生都是如此容易滿足的。這件事讓小蟹子感動的是瑞典人的效率吧~遇到不適任的老師應該是不論在哪裡都難免吧!可是如果在台灣,如果不是老師犯什麼大錯,不到學年結束大概很難換老師吧!瑞典人不到3個星期,不用學生搞什麼激烈的動作(印度同學曾經建議全班簽名請願),就這樣把老師換掉了。小蟹子應該不是唯一抗議的學生,但是那種對學生的尊重和效率的確令人印象深刻,並且敬佩。關於原來老師的狀況,曾經跟很多台灣人(包括凡夫)提起過,大家都覺得這沒什麼!老師不講外文是正常的啊(說不定還可以因此逼自己學快一點)、老師不一定需要讓同學高高興興上課、老師不一定需要跟同學有良好的互動啊!自己用功點,多背單字、課文才是正道吧!受台灣教育長大的小蟹子,其實也沒有否定這些意見;可是既然到以「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聞名的北歐來求學,沒有理由全部需要自立救濟吧!以前在英國唸書的時候,同學們也一直敎我「有意見要表達」,雖然不一定會有立即的效果,可是有表達才有機會討論、或改變啊!因此,小蟹子也才一次又一次的密集的去跟學校的主管溝通(如果不是老師相應不理,首先溝通的對象會是她的),瑞典人果然也沒有令人失望。確定要換老師以後,跟朋友說,接下來要用功點了,不然會讓學校以為台灣學生只會吵,那就真的丟臉了!結果引來Winnie的嘲笑:「你這是好學生的幽靈啦!」,她提醒我,怎麼不想:「學不好,是老師沒有敎好勒??」小蟹子只好尷尬的想:「畢竟台灣教育、養育了十幾年,埋在血液裡的基因,還是這樣深深的影響。」不知道各位看官會如何處理這樣的狀況?不知道現在的台灣小朋友會如何處理這樣的狀況?圖說:本文的照片都是在雪地裡玩耍的小朋友,前兩張是小蟹子拍的,其餘都是愛麗絲的作品。雪地裡玩耍,嘿!台灣的爸媽應該是不准吧!這裡的爸媽像是很鼓勵勒~ (2009/2/12更新補充)就在同學們過了兩個星期的快樂學習之後,星期一,小蟹子比較晚到,正要從後門溜進教室的時候,發現同學們臉上久違的困惑與無奈的表情又出現了。一轉身,小蟹子頓時有了鬼打牆的感覺,因為傻笑老師又出現了。尤其是不確定,她知不知道告狀的人是我,心裡有多了幾分毛勒~雖然,其實也沒什麼好怕的!原來,在瑞典要幹掉一個老師沒有想像中的容易。不過呢,傻笑老師再回來,上課情況並沒有回到最初的狀況。 傻笑老師的上課時數減少了。有別於之前幾乎所有的課都是她上,現在他每週上課的時數減少到大概1/3。比較重要的課,幾乎都是其他老師。 其他老師的出現。因為她的課多半是自習課,所以多半這個時候,我們也都可以找到其他老師的協助。 其他老師的態度。相較於之前,不知道是不是礙於權責的關係,多數的老師都不願回答我們課程相關的問題;最近不管問哪一個老師什麼問題,他們都願意盡力回答,態度與先前有明顯的不同。 至於,傻笑老師雖然上課的方式還是跟之前差不多,不過在態度上,她也有了相當的轉變。 會在不得已的時候,講出幾個關鍵的英文單字。(我就說嘛!瑞典人英文都不錯的!) 會主動坐下來,一個一個幫我們改習題,確認我們寫的回答都正確。 會主動幫同學提供不同的需要的習題。 傻笑老師回來轉眼要兩個星期了,同學們也不再有以前的不滿了。事情似乎也得到了許多的改善,這似乎是一個比較兩全齊美的狀況吧。
說:不要忘了到這裡 http://photo.xuite.net/betty.eric/3020459 看我的照片喔!!凡夫有兩個好朋友,國中時的同窗,一個叫小予,另一個叫阿昌。小予功課好,總是名列前茅,阿昌就比較愛玩一點,就是那種功課總是在中後段徘徊,卻有不少小女生仰慕的類型。在那個還有升學壓力的年代,國三放學後還有個第八節課,大家都得留在教室作測驗題,有時是數學,有時是物理化學。小予的數學非常好,所以有時老師出的數學題對他來說太簡單,他又想早點回家,他就在習題卷上寫上「Too Easy」,然後交白卷走人,老師也不曾責罵他,因為好成績可茲證明。有一天,阿昌一早發現抽屜有張某仰慕者的紙條,約他放學後在某家冰店見面。整個下午,阿昌就心神不寧,一心想落跑。到了第八節數學課,他靈機一動,也學小予在每道題目下都填了「Too Easy」、「Too Easy」…然後交了白卷,興匆匆地和小女生約會去了~~隔日一上課,阿昌果不其然地被數學老師狠K了20大板,而這件往事也成了好友間傳誦30年的笑話。凡夫在瑞典上了幾個月的課,自然也得經歷期中和期末考試。KTH的考試每堂要考四小時,試卷首頁會有一段考試須知,提醒學生考試規則以及打分的標準;除此之外,還有一段十分特別的注意事項,大意是這樣的:有關重考的重要事項:「所有未能通過本次考試的學生都有權利參加多次的重考,直到考試及格為止。你並不會因為考試不及格以及參加重考而受到處罰。所以,不管甚麼原因,只要你覺得題目並不能考出你真正的實力,你可以(事實上也鼓勵你~)選擇只交出空白的答案卷封面,而不回答任何題目,然後再參加以後的考試。」這段說明蠻能代表瑞典教育的精神,學校認為每個人的學習有快有慢,只要你學會了,學問就是你的,並不在乎時間長短,所以任何課程都不限定只考一次,只要有一天你把學分都修及格了,就可以拿到學位。這樣的教育態度,不對聰明才智的程度設限,學習較遲緩的學生,依然可以靠不斷努力,獲得最終成果。和在台灣念大學不一樣,這裡沒有1/2或2/3的死當規定。有的學校為了保持公平性,會把這個制度稍作改變,降低學生投機的心理,也避免浪費老師改考卷的時間成本。例如: 課程結束後,若要參加當次考試,學生得先上網註冊。若覺得自己沒準備好,可以選擇不參加這次考試,待以後有同科目的考試機會時再註冊。分數依照所參加考試的成績計算。 如果你只交出答案卷封面,沒有回答任何問題,就等同於沒註冊考試,分數依照下次所參加考試的成績計算。 如果你有回答問題,就是不算交白卷,那麼這次考試就要算分了(老師已經花時間幫你改考卷了)。如果這次考不及格,你可以選擇未來的考試再考,但是不管下次成績考得再好,都只算及格的最低分數。 當然,如果你一直都不參加考試,或是所選的科目不開課,不再有考試機會了;對不起,這個風險得由學生自己承擔。 考試完畢後幾個星期內,老師會公佈成績以及學生成績統計表。每個學生的答案卷會被掃描存檔,你可以登入自己的網頁去下載及查看老師批改的結果,如果不服氣還可以上訴。和台灣一樣,有的老師All趴,有的就比較大刀。凡夫考過且已公佈成績的兩個科目:Systems Theori and Security 的教授是個和藹的老夫人,全班大概90%都及格;Informations- och datasäkerhet老師是貌似 Mel Gibson 的長髮酷哥,倖存者就只有半數了。回顧一下在台灣交了白卷的小予和阿昌,他們長大後的人生有何不同呢?恰如眾人所預期的,小予國中畢業後,一路上建中、交大電子系、台大電機所,後來是某知名上市科技公司研發部門的最高主管。阿昌則是考上二中,大專重考,三專畢業後在台北跑業務,開泡沫紅茶店、日式料理餐廳,千帆過盡後,回到鄉下接掌家中的水電行,過著幸福平靜的生活。評價這兩種不同的人生路徑,國中數學老師肯定會點頭說:「我眼光沒錯吧!好學生就是會自愛,你看現在多有成就!壞孩子不揍兩下,搞不好還上不了高中呢,開水電行喔,算不錯的啦~」。至於瑞典的老師,我想或許就會抱持不同的觀點:「真是為他們感到驕傲,兩個學生交了白卷,證明他們勇於堅持自己的選擇,難怪後來對社會都同樣有貢獻!」
第二個星期的課,又是挫折的開始,第一天老師一進教室叫要小蟹子和另外兩位同學到這個星期才開的班去上課,於是第一節課,像是鬼打牆一樣的又回到了介紹環境,讀字母表的最原始階段。更猛的是,第二天竟然花了全部的上課時間,來個分班考試,哇勒!啊!都說我是文盲外籍新娘了,有什麼好考勒!果然,不到10分鐘,小蟹子就交卷了,因為除了字母表,(是學英文就背了,跟瑞典文沒關係),和一題可以用以前考托福技巧猜出來的簡單閱讀題,真的什麼都不會啊。還好,接下來的兩天,老師終於認真上課,又學了點新東西,一方面是高興終於有進展了,畢竟每天要早早起床、在昏暗寒冷的夜色中出門,結果什麼都沒學到,實在是件很不爽的事。另一方面,又開始擔心,不知道是不是人到中年了,明明昨天才看過的字,怎麼今天又不認識了;舌頭和耳朵的靈敏度是不是變差了,幾個母音怎麼聽起來都一樣啊。這星期學兩個重點的東西。 時間。上星期學過數字,照理時間只是數字的組合,應該不難,偏偏瑞典人對時間的說法和英國人一樣,不會單純的說幾點幾份,他們喜歡繞文的說現在是5分過九點(five past nine: fem över nio),其實就是九點五分;或是還有一刻鐘九點(quarter to nine: kvart i nio),其實就是八點四十五分。而且瑞典人似乎比英國人還要嚴謹,比方說八點半,英文可以說八點過一半(half pass eight)或是還有一半九點(half to nine);可是瑞典文只能說還有一半九點(havl i nio) 。這裡突然很感謝當年英國人和美國人給我的訓練了。(註) 動詞。看圖說故事又來啦!這個還真的要有一點想像力勒!不然很多圖案還真的是很難猜出來是什麼動作呢。不過開始有點混淆了,因為字典上查到的字和老師寫的還有點差異,總是會有多一個或少一個r、er、ar在搞鬼。先學的凡夫說,是因為時態的關係,不過老師沒說,就先當做不知道吧!不過這樣寫出來的作業大概會錯很多吧! 上個星期學的數字,這個星期也多了序數的變化,不過真的比英文還變化多端了,完全沒個譜,真不知道要怎麼記住呢。 這個星期老師指導下完成的文章如下,大家可以猜猜看囉。好玩的是,說到考試,身為台灣人的小蟹子,明知道只是要證明自己真的對瑞典文一無所知,交白卷也是正常的,可是心裡仍不免有些疙瘩。倒是另外一位伊朗來、大學念電腦的同學幾乎是緊張的有些歇思底里了!大夥一邊安慰她,一邊跟她說我們本來就什麼都不會啊!0分也是正常的,沒有人會因而受罰的。只聽到她說:偶知道,可是從小只要聽到考試,偶就會不由自主的緊張起來,完全沒辦法控制。小蟹子還有另一位同學是印度媽媽,聊到說希望繼續留在瑞典還是等先生工作到一個段落就回印度。她說,希望留下來,因為瑞典的教學方法比較適合她女兒。她又說大家都以為印度人的數學很好,其實我們只是背了很多的公式,所以小時候計算的速度感覺上是真的比較快;可是不見得真的理解,所以長大以後的思考就不行啦。可是瑞典人教數學,是一步步的要懂原因,所以是真的懂,小時後算慢一點沒關係,懂還是比較重要的。聞言,小蟹子深深的點了一個頭,跟她說:偶了解,偶也是這樣被養大的。這兩個同學的身上,突然發現,原來,求學的路上,我們這些亞洲同學有這麼多相似的經驗啊。註:當年,小蟹子曾經在上海幫一個只會講「大家好」和「謝謝」兩句中文的老美工作,幫他翻譯,陪他跟記者應酬是工作的一部份。因為不是母語,所以每天早上小蟹子的英文需要暖機才能啟動,沒有經過這個程序,很容易短路。有一天早上,小蟹子還在迷魂中,在公司的電梯裡,就遇到了這位洋老闆,看到我他很高興,因為這一天好像有很多事情要找我,大概看我還沒有醒來,就跟約了晚一點見,於是,對我說Could you meet me at ten to nine?(你可以8點50分來見我嗎?)朦朧中,小蟹子一直以為自己聽到的是 Could…
為了擺脫文盲外籍新娘的命運,到瑞典之後,小蟹子就積極的想開始學瑞典文。「瑞典」身為一個以社會福利聞名的國家,福利不單只是照顧他的子民,同時也照顧著任何經過合法申請,被允許在這個國家居留的人。像小蟹子這樣只是該國收納的留學生,的附屬配件-一名依親居住的外籍新娘,同樣也可以享受他許多的社會福利。小蟹子使用的第一項,是成人教育。這個國家對於像凡夫這樣的留學生、或是小蟹子這種外籍新娘等外來人口,為了幫助大家早日適應環境,第一件事就是提供「免費」的瑞典文教育,據說包含了語言和文化兩個大方向,連教課書都是學校會借給同學,書本費這些雜項支出都不必喔。在所居住的斯德哥爾摩市政府,成人教育單位,開了一系列的SFI的課程,全名是Swedish For Immigration。只要有合法的個人編號,就可以去登記,然後選擇自己比較喜歡、或是方便的地點開始上課。這些課程通常是市政府委託民間的語言補習班開設的。正式上課一週,還滿挫折的。進教室開始,老師機乎全程瑞典語,也對!雖然大部分同學可以通英文;但,還是有些同學是不會英文的。不過,如此一來,就真的多半不知道老師在做什麼了!第一週上課,學了幾樣東西: 字母表。還好只比英文字母多了「å」「ä」「ö」三個母音,雖然其他字母發音和英文不一定相似,至少閱讀上的障礙小一點。不記得當年花了多少時間背好英文字母的大小寫;後來日文的五十音平假名、片假名花了不少時間還是沒有背全;如果這29個字母還都長的不一樣,大概會很崩潰吧。 數數。數字是很基本的生活元素,每個字的拼法和英文不太一樣,不過邏輯類似,所以努力一下,應該有希望。 四季、星期幾、和月份的說法。 人稱。你、我、他、她、你們、我們、他們。 幾個名詞單字。因為不是用英文敎瑞典文,所以敎名詞的時候,比較像是給小朋友的啟蒙課,用圖解的。一個名詞配一張圖,學過一遍以後,還把圖文剪開玩拼圖遊戲,讓同學試試看可不可以把文字和圖拼在一起。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英文和瑞典文,其實有點神似,有些字幾乎完全一樣,例如:September、 november 、december;有些字大同小異,例如:summer : sommer、January : Januari等;偏偏有些字又差很多,例如:窗戶Windows : fönster。實在有點害怕,不要瑞典文還沒學會,英文已經完全混亂了。這個班有點令人錯愕的是,不知道是否因為是新設立的教室,小蟹子去上了四天的課,竟然有一天老師忘記來上課、有一天老師生病。同學還沒開始混,老師就先混起來了,會不會太誇張呢?還是因為小蟹子是台灣人,老是把上課這件事想的太嚴肅了?在老師的幫助之下,小蟹子開始練習了一段自我介紹,大家可以猜猜看,我到底說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