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第的港埠倒影

  【圖/文:凡夫】沿著諾曼第半島北岸的海濱小道,散佈著幾個迷人的小漁港。這些漁港曾是二戰時聯軍補給的重鎮,現在則多散發著悠閒恬靜的氣氛 。走在這些漁港的岸邊,覺得和曾經造訪的其他國家的小港口不太一樣,卻又說不出哪裡不同?同樣有著不少的帆船,有溜小孩的爸媽,也有餵海鷗的老公公;究竟是哪裡不對勁? 啊,原來是讓人特別眼花撩亂~~ 這幾個漁港的海水特別安靜,襯著深藍的天空,變成一面光滑無波的大鏡子,所有的景物映在水裡,船隻、房屋都多了一倍,景物豐富、色彩繽紛,如何能不覺得目不暇及?幾個小港裡最有名的是 Honfleur,這個小鎮為法國孕育出不少藝術家,如果你親臨現場看到宛如油畫的港口,大概藝術細胞也會增生不少。Honfleur 對岸的 Le Havre是英國南部往法國的渡輪口岸,附近的公路上到處立著警告標誌,提醒駕車渡海的英國人:你已經到了歐洲,千萬別開錯邊!Honfleur 的小鎮圖書館也很別緻,圓弧型玻璃帷幕的建築很有學院氣息。歐洲的小鎮再小都有圖書館服務,小村落如果沒能有圖書館,也會有巡迴的公共圖書車,這是我對於歐洲各國最佩服的公共行政措施之一。最近,我的香港朋友告訴我說,他很羨慕台灣能有誠品這樣觀光級的書店,表示台灣讀書的風氣要比香港和大陸高得多,養得起品牌書店,影響所及就是文化和創意產業可以領先兩岸。聽了雖然還蠻驕傲的,但台灣城鄉差距大,非都會區的文化提昇,應當效法歐洲的公共圖書服務。更多的照片請見:諾曼第的港埠倒影

離塵的舊日歐風

因為對於遠離塵囂的需求,凡夫和小蟹子搬到城市邊緣的山上;同樣的,因為對於遠離塵囂的需求,我們落腳在這個澳門外島的竹灣海灘。這裡是澳門人夏天避暑、玩水、沖浪的聖地。雖然冬天的海邊有些冷,不過細細的沙、柔柔的浪、長長的海岸線,依然,有避世離群的風情。  位於海邊山腰上的竹灣酒店,頂樓是一個華麗的餐廳,餐廳外則是一大片露天座位,這裡是絕佳的海岸線視角。不多的30間客房,每一間都有面海的陽台,雖然冬天的海邊有些冷,推開窗聽的到海風、聞的到海的氣息,依然有洗滌心胸的清明。這棟前朝葡萄牙人留下來的老飯店,仍由一戶葡萄牙家族經營,淡季裡遊客少了些,凡而有一股落寞貴族的氣氛。 很喜歡通往客房那條長長的走道,簡單的日光燈鑲嵌,不但明亮而且有一大片花窗檯的效果,牆上藍白色的彩繪瓷磚,果然很有年初身處葡萄牙的感覺。房間裡,那種很粗大的木雕家具,還有一個很大的雙人按摩浴缸,精緻而陳舊,透露著昔日的繁華。  沿著飯店門口的沙灘漫步,就是兩三百公尺的距離,陸舟餐廳的招牌就掛在那兒,晃啊晃的向路人招手,這又是另一個歐風的遺跡呢。這是一家義大利餐廳,門口同樣有一大片面海的露天座位,一邊用餐一邊聽海濤,應該是非常消暑的享受吧!因為是冬天,我們選擇室內座位,一走進大門就是一個落地的燒材考爐,告訴客人,這裡的義大利比隡絕對道地。果然,濃濃的起司,拉開來就流下長長的絲,脆而有嚼勁的餅皮,會讓忍不住把一整個比隡一口氣吃光光。 這一天,離聖誕節還有一兩個週末,我們遇到兩三桌的客人,都是好幾個家庭,扶老攜幼的在這裡聚會,溫暖而金黃的燈光,一屋子的笑語盈盈、小孩子的嘻笑聲,旅人流浪的心,在這裡都得到撫慰與平靜。 

幸福蛋塔年

有嚴重蛋塔情節的小蟹子(註),沒有趕上台灣瘋迷蛋塔的那一年,倒是2006好像就成了我的蛋塔年。2006年的年初一家人遠征葡萄牙的時候,第一天第一餐就去吃了葡式蛋塔的正宗開山本祖「貝倫蛋塔」;那種一家人聚在一起品嘗絕世美食的溫暖甜蜜,自今還常常會出現在眼前;更幸福的是,2006年的年尾,因著一張意外的機票,凡夫和小蟹子的跑到澳門小玩耍一番,而有幸品嘗了帶起台灣蛋塔炫風的兩家澳門老店。 話說生活習慣良好、無不良嗜好(白話文就是不吃喝嫖『賭』的意思),但有一點孤僻的凡夫,訂這趟旅行的飯店時,沒有選擇澳門半島上五光十色的賭場酒店,反而選了一個遠遠在外島之外島的「路環」,不過好處是知名的葡式蛋塔名店-安德魯,正座落於這個島上。 打點安頓好行李之後,就跟凡夫出來散步啦!還沒走到知名的景點,就已經看到「安德魯花園咖啡」的招牌出現在眼前了,資料上說安德魯有兩家,一家是餅店、一家是咖啡店,都沒有「花園」兩個字啊,心裡疑惑的這個也仿冒的太明目張膽了吧!才多走兩步「安德魯餅店」就出現在眼前了!果然長的根資料上一模一樣,很像南部鄉下的甘仔店;不過來度假的凡夫和小蟹子當下的心情,比較想要來一場浪漫的下午茶,所以沒有輕舉妄動的買外帶,而是一轉彎就看到「安德魯咖啡店」也跟資料上長的一樣勒。不大的店面,三、四張桌子的空間,完全與他給人的名店印象不甚相符,出奇的嬌小而樸實,有一份溫馨。 坐下來,先一人來一個蛋塔,果然跟「貝倫蛋塔」長一個樣,小小的、酥酥的皮,一口咬下脆的一聲,然後濕濕軟軟的餡料滑入口中,奶香慢慢的咀嚼中化開,還來不及細品,已經通通滑入胃裡了,不小心真的會咬到舌頭喔~更令人驚喜的是,葡萄牙那個香濃好喝的牛奶咖啡,這裡也原版重現,透明玻璃高杯裡,白-咖啡-白三色分明的層次,好看極了,喝一口咖啡的香、與牛奶的醇加上暖暖的溫度,完整一個幸福的味道呢!不過這個牛奶咖啡是要比葡萄牙還有強烈很多,讓已經很少喝的小蟹子都覺得有些苦,需要一點糖來調和。 邊吃喝、邊跟工作人員聊天,才知道其實「安德魯」已經在澳門開了四家,原來的餅店、咖啡店之外,被小蟹子誤以為是仿冒的「花園」是2006年11月最新開的分店,規模比較大,還有一個美麗的花園,希望顧客可以比較好用餐環境,另外一家比較遠,在另一個島-氹仔上。前三家店分立於恩尼斯總統前地上,不時還可以看到穿著制服的員工,端著糕點或蛋塔,快步穿梭期間,互相支援。 最後一天的早晨,離開前想再享受一下這份好滋味,雖然資料上說要11點才開始營業,可是凡夫想就碰碰運氣吧,吃到當然好福氣,沒吃到當運動散步囉!嘿!果然好運氣,不到9點鍾,「安德魯咖啡店」竟然已經開門營業,當然原來的餐點都要來一份,貪吃又感恩的還多點了一份貝果,小蟹子要誠實的說,餐點真的一點都不比蛋塔遜色喔!!有機會去,只吃蛋塔真的很可惜喔! 與安德魯齊名的瑪嘉烈蛋塔也是澳門行不容錯過的名單。到半島上觀光的那一天,當然也要來這裡朝聖兼下午茶囉!從有點冷清的街道上,轉進一條看似社區或是大樓防火巷的小巷子,很難想像這個名震台灣的蛋塔名蛋,就坐落在這裡,對於一大片塑膠布的遮雨棚,幾排桌椅,就是用餐區了;沒有服務人員招呼,客人自己找好座位以後,進到小店的櫃檯自己去點餐,而小店店面一如鄉下的甘仔店的擁擠平實,再一次出乎小蟹子僵腦袋的意料。 端上來的蛋塔,造型、結構一如前兩家的作品,可是感覺上尺寸有大一號的樣子,皮薄一點,餡料多一點,依然不甜不膩,不過香料的味道似乎也濃一點,同樣好吃,同樣有濃濃的滿足。 對愛吃蛋塔的小蟹子而言,2006年的年初與年尾,沒有刻意的規劃下,竟然可以和凡夫一起造訪了東、西方兩大葡式蛋塔的正宗本山;一起品嘗了三種版本的蛋塔美味,光回憶應該就是幸福的吧! 註:關於小蟹子的蛋塔情節以及葡萄牙的「貝倫蛋塔」,請看:香喔!正宗葡式蛋塔

火雞、抓周 鬧聖誕

文.小蟹子 圖.Bell、、阿崑事情是這樣搞大的~ 小蟹子在新家弄了個大烤箱,同時烤四個蛋糕,還是填不滿它的肚子,全然一個英雄無用武之地,大概只有烤個整隻大火雞,才能夠讓它一顯身手。 有一天,凡夫意外的抱著將滿週歲的布丁狗(其實還有好幾個月),想著可以找什麼東西來玩玩這小朋友,突然福至心靈的說,滿週歲就來玩個抓周吧!父母通常只會準備那種正經八百的職業,那關於新興和創意的工作,就交給我們這些怪叔叔、怪阿姨來準備囉! 於是一場火雞抓周大典,就這樣說定了:每家準備一份禮物來交換,每家準備3-5樣玩具,可以代表未來職業讓小朋友抓周囉。 依照老習慣,大家還是先去羽球場廝殺一番,預留吃大餐的空間。中場凡夫和小蟹子先行前往中央廚房-COSTCO領取已經大致處理好的食材,回家加工。大夥運動完、洗好澡,飢腸轆轆的,剛好上桌大快朵頤。 前菜是凡夫拿手的水果生菜沙拉、簡單的玉米濃湯輕鬆上桌,比較糗的是,本來想說烤熱的批薩、十榖貝果麵包比較香、比較可口,沒想到一時失手,通通帶黑面紗出來見客;倒是主角火雞,竟然以冰山美人的姿態上桌,只好請她回烤箱再裝扮一下,重新出場囉!還好大家都餓了,沒有完美製程的食物,也吃的津津有味。精采的是Bell烤了一個海綿蛋糕,本來小蟹子要提供鮮奶油打扮,沒想到竟然過期勒,還好Bell巧手慧心,用簡單的糖粉,依然將蛋糕妝點的十分誘人,又香又可口,既甜蜜又滋潤,害小蟹子不知不覺大概一個人吃了1/4個勒。 酒足飯飽,大人的餘興節目-抓週就正式上場囉!今天參賽的除了布丁狗、還有一個差不多大的米其林,加一個超齡的哲哲。別的叔叔阿姨是何居心,現場並沒有明說,怪阿姨小蟹子則準備了:眼影盒(彩粧師、色彩學家)、塑膠花(植物學家、園藝設計師、採花大盜)、木雕馬(動物學家、馴獸師、野馬),還有更勁暴迷你旗袍(裁縫、服裝設計師、第三性公關)怎麼樣,小蟹子阿姨有創意吧?! 不過這些經驗不足的大人,果然無法讓小朋友按照劇本演出勒!第一個上場的米其林有情有義,完全視玩具為無物,直奔媽媽的懷裡,怎麼哄、怎麼騙、甚至是放在玩具圈的正中間,依然不聞不問,直奔媽媽懷裡;好吧!換布丁狗上場,這個好奇寶寶又是完全另一種反應,直奔玩具堆,而且見一個、愛一個,每個都抓起來玩,只是每個都玩不到3秒鐘,就另尋新歡,顯然以後是個花心大蘿蔔勒,啊!不是!是興趣廣泛啦!最後一個上場的是超齡的哲哲,直奔Albert叔叔準備的玩具模特車,果然長大了一點,心機重一點,啊!不是!是目標明確、志向堅定!會挑自己喜歡的玩具,那以後的職業勒?賽車手?飆車手?機車公司老董? 啊!其實這是好玩啦!跟職業沒有關係,純玩耍,就像小蟹子跟布丁爸說的,工作的事誰知道呢,恐怕也不是這些長輩可以了解的,不過教他會玩耍、會找樂趣應該更重要吧! 有小朋友許願要見到聖誕老公公,凡夫只好犧牲色像,粉墨登場囉!有點福氣的凡夫,穿戴一番,還真有幾分神韻呢!我們這些大人看了都忍不住笑開懷了。兩個大一點的小朋友,有點害羞,不過跟聖誕老公公可以這樣近距離接觸,應該還是有點興奮、有點開心吧!不過兩個小小孩卻是完全不給面子的,一看到這個毛茸茸的怪物,通通嚇的哇哇大哭,卻讓我們這些大人又更開心了幾分。 最後大家交換禮物囉!!有可愛的玩具、美麗的飾品、實用的小玩意,價值不高不過都是大家用心搜尋而來的呢!歲末年初,收到禮物還有祝福,都是開心的吧!還有小朋友天真的表情、和可愛的動作,讓這個聖誕夜歡欣而令人難忘呢! 轉眼一年又過去了,凡夫和小蟹子的2006就像這場晚會,有一點意外、有一點波折、有一些不完美,不過一路熱鬧、充滿溫馨和歡笑,真的很棒喔!希望我們的2007和大家的2007也都能有這樣的精采、豐富。  

創意上海.火車快飛

話說不是小蟹子愛臭屁,目前世界上的高速鐵路,從日本的新幹線、德國的ICE、法國的TGV、西班牙的AVE到英法之間的EuroStar,小蟹子還真的都搭乘過(怎麼聽起來還是很臭屁勒?!)。上海浦東機場出來的這班號稱全世界第一條的磁浮列車、目前世界上最快的火車-上海磁浮列車,小蟹子既然已經到了貴寶地,當然也要去見識體驗一下囉! 住在浦西鬧區-淮海路的小蟹子,撘了計程車直奔浦東龍陽車站,走進車站光鮮現代的建築裡,倒是沒有人潮洶湧的旅客,很快的排了隊、買了車票,售票小姐親切的問,有沒有機票,有的話要給他看一下,原來單程是50元人民幣的票價,有當日的機票就打折,變成40元囉!而且一群人一起買票,小姐可是堅持要看到相同數量的機票。短短30公里8分鐘的路程,還真的不便宜呢。 買好票上樓,目前只有一個月台,上頭的看板會顯示,下一列進站的列車會出現在左邊、還是右邊,乘客就可以就近排隊、等候。列車進站以後,會先開啟月台對岸的門讓乘客下車,於是上下車的人潮就自動分開不會打結了,等到下車的旅客都走完了,月台這一側的門才會打開,才可以正式開始上車。列車車票還芬有一般席和貴賓席,一般席的是不對號自由入座的,還好旅客有點多還不算太多,並沒有出現一般中國火車站搶座位的畫面,上車的同時也可以看到穿著制服的列車小姐,站在門邊為大家引導,本來想要拍幾張讓大家瞻仰一下他們的風采的,不過他們都很害羞的搖頭拒絕了,甚至閃躲鏡頭,只能請大家到官方網站上去看參考照片囉!不過說實話,他們的制服還真的呆板了些,比不上磁浮列車的時髦。 上車後,本來以為會空曠的車廂竟然在開車前也坐了7、8分滿,車廂門上的顯示器,會及時顯示車速,則是最吸引大家注目的焦點,小蟹子也拿著相機對準,果然車速從靜止的0公里開始,慢慢的(其實很快,只是因為盯著看,所以覺得特別慢)加速到200多、3  00多,在超過400公里的時候慢了下來,然後在430公里的時候,停頓了好一陣子,然後悄悄的才飆過431公里,不過大概只維持了幾秒鐘,就開始減速了,畢竟這30公里行程,也只需要8分鐘而已,大概4分鐘左右的時間就從0加速到431公里的時速,也真的是很快、很驚人了。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心裡作用,時速超過300公里以後,可以明顯的感受到車廂激烈的晃動,連小蟹子按相機的手也就顯的有些搖晃了,差一點就找不到一張可以清晰辨識的時速431公里的照片跟大家分享了。 在浦東機場車站下車以後,一樣是上下車乘客分流的動線,不過小蟹子看月台上並沒有管制的人員,於是偷偷的又溜回月台上,就近拍了幾張列車的照片,才算是值回票價的,走出了車站。 重新開放的中國、外資大量湧入的中國,形成一種跳躍式的成長,簡單的說因為有錢,沒有太多現實環境或情境的限制,可以直接選擇最新、最快、最好的硬體解決方案,磁浮列車,就是這樣成長模式下的一個產物。 上海磁浮列車是2000年開始成立專案,由德國和上海市政府共同研究將磁浮技術進行商業運轉,於2001年11月正式動工興建,總經費大約是100億人民幣(400億台幣),在2003年10月正式對外營運。 比較可惜的是,這條鐵路目前只建設了30公里,從浦東機場到浦東郊區,因此,大多數的旅客,不論是在浦西鬧區,或浦東金融區,都必須換搭地鐵或是出租車,到浦東郊區的龍陽路車站,才能夠搭成這個高速列車,如果是兩三個人一起撘出租車的話,司機大概都會以講價的方式,建議乘客直接搭到機場,費用會比較划算,因此這段磁浮列車的經營並不如想像中的繁榮,投資效益也就受到質疑,所以中國境內對於是否要延長磁浮列車的路線,或興建其他的路段,也就有相當多的討論,至少到目前而言,幾年之內,這段磁浮列車線,都會是人類僅有的商業營運的磁浮列車線。 台灣的高鐵也即將要開航了,為了維持小蟹子的高速鐵路紀錄,一定是要找機會去搭乘感受一下的,一個新的工程完成有爭議是正常的,可以討論、可以等待、可以觀察,不過也記得要有包容、有耐心、有是非心。 更多資訊,請看磁浮列車的官方網站: http://www.smtdc.com/  圖說:最後兩張照片是由磁浮列車的官方網站取得。 

柬埔寨版的聯合國

進入吳哥古城的那條大路,離古城不遠處的左邊,有兩棟大而現代化的建築,外牆上碩大的海報,更顯突兀,這裡一棟是音樂廳、另一棟則是兒童醫院,都是瑞典人資助興建並且營運。 只要是12歲以下的兒童都可以在這裡免費就醫,聽說設備還十分新進、完善,而且隔壁的音樂廳,每個星期都有一兩天的演出,免費招待醫院裡的病童欣賞,真可以說是「身」、「心」健康都照顧到了,瑞典人做公益的用心,這裡可以窺見一、二。 以柬埔寨窮困的經濟,需要免費就醫的兒童(付的起錢的也不介意來這裡看病吧!)數量之龐大可以想像一下,於是要去小吳哥看日出的那天早上,不到五點的晨光,醫院門口就像煮滾的開水,人聲鼎沸,從外省各地,帶著生了重病孩子的父母,也不知道用了多少千辛萬苦的交通方式,大堆大堆的擠在門口等待掛號、等待每天永遠供不應求的少數名額。這些父母們當然不可能像小蟹子去住那些奢華到欠揍的貴族飯店,他們只能在旁邊的馬路上,打著盹、一邊哄著生病的孩子;今天等不到名額,那就明天吧!三餐,情況好一點的,路邊小攤子上可以買些吃食,遭的呢,大概就只能依靠背包裡,家裡帶出來的乾糧了。  行程最後一天上飛機前,逛完傳統市場的凡夫和小蟹子無聊的正考慮要不要回飯店去喝杯咖啡、聽聽流水聲;導遊熱心的問我們要不要去看看手工藝品店,這裡又是另一番的光景。這個工藝品店,賣的是柬國傳統的木雕、石雕、漆器、絲繡,用的元素是柬國傳統的圖騰,如:吳哥的仙女、三頭像等,十分精美,而且價格也真的是便宜,觀光客在這裡買買紀念品、藝術品回國,肯定也不後悔。 這個藝品店,連同後面製作的工廠、技術學校,是一個在柬埔寨開餐廳賺了錢的法國人發起,後來也找到了更多的外國資金資助,主要的目的就再幫助柬國的殘疾人士,有一個自力更生的空間。他們從柬國各地,找到這些殘疾人士,也許是聽不見、也許是不說話、走不動,通通收入所屬的技術學校,請老師傅教導他們這些傳統工藝的技巧,一年半載出師以後,就可以到所屬的工廠上班,一方面得以某生糊口、另一方面也讓柬國這些優美的傳統技藝得以傳承,這是法國人做公益的用心。  整個吳哥附近的觀光飯店,小蟹子住的和平飯店是一家;剛剛說的兒童醫院對面是另一家叫做「美麗壂」的豪華飯店,據住過的陳同學說,也是溫馨豪華到不行,這樣的飯店還有好多好多,共同的特色是內部陳設奢靡、精緻,為了突顯他的高級,各種精貴的裝潢、裝飾處處可見,在這宛如皇宮的城堡內,住的、吃的、娛樂都是數十、成百美金的計價消費,除了觀光客,即使是當地的有錢人家、或是中產階級,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彷彿是這個國家裡的租界,柬埔寨本國人幾乎是非請莫入的。  吳哥古城的本身,也像是另一個列強諸國展現身手的地方,幾個月前,為了防止空氣污染、大型車輛震動,危害這些古老建築的安全,因此韓國相關單位要出資興建大吳哥附近的電車導覽系統,附帶條件當然是從此禁止大型遊覽車甚至是當地嘟嘟車進出相關地區,出發點利益雖好,但是因為影響當地人民的生計甚鉅,引發群眾群起抗議,最後不得不放棄計畫。 還有的是很多的古建築都還是毀壞、頹圮百廢待興的樣子,於是各國紛紛伸出援手,圍起一塊古蹟,展開修復的工作,於是在整個吳哥城內,到處可見這裡是美國人出資維護的、那裡是德國人贊助修復的,連金磚四國新興的中國、印度也都不惶多讓的圍了一塊,贊助相關工作的進行。 走在吳哥窟不論新舊城區,就像這樣處處可見世界各國,在這裡展現他的們心力,想要幫助這個城市、甚至是這個國家改善他們的生活,寶貝他們的歷史資產,因此走在這個國家,簡直就像是走在聯合國一樣。不知道當地人心裡的感受是什麼,不過小蟹子當下卻覺得一陣心酸,也在心裡升起一份感謝,至少在我們自己的土地上,我們已經可以完全靠自己了。 圖說:本文的照片除了最後一張,都是手工藝品店內的實況;最後一張則是有名的嘟嘟車,是吳哥地區相當普遍的一種交通工具,前半截就是一般的摩托車,後面在加掛上一個載客用的車廂,就可以撘載兩三名乘客,滿街跑了。 

要勇敢、也要幸福(留言補充版)

小蟹子訂了一堆各式各樣的電子報,從財經、資訊,到旅遊、教育、文學,只要看的下去,就訂來看看囉!!以前專業看報紙的時候,總希望藉由閱讀不同性質文章,一方面平衡自己的思緒,一方面也看到世界更多的可能性。 當然,最近已經很久沒有好好享受這樣的閱讀樂趣了,難得偷空,時間有限,大多數的文章都是跳過、刪過,直到看到這一篇,突然小蟹子的眼睛變的晶瑩剔透了起來!啊!不是啦!是泛著淚光…先看看文章吧!   要不撇清地教孩子愛我們 ◎朱台翔 一個星期二的早上六點鐘,接到一位朋友的電話。早上六點打電話,一定有重要的事。她才「喂!」了一聲,就直接說,頭一天晚上,心血來潮,檢查了一下乳房,沒有想到,一摸,就摸到了一個硬塊。 她住在台中,但,打算到台北的和信防癌中心檢查,問一下我的看法。我說,就我對和信的瞭解,他們的病醫關係做得很好,醫生、護士、工作人員都非常能站在病人的立場提供服務。萬一是腫瘤,這個時候,就是跟時間比賽。所以,我非常欣賞她能這麼明快地做決定。 她掛上電話,就一個人搭車到台北,兩個姊姊在台北等她、陪她。 上午篩檢,下午乳房攝影、超音波掃瞄,發現是實心的,醫生們馬上開會決定,隔天就切片。三天後,看結果,證實是惡性腫瘤,也就是乳癌。隔週的星期三,就動了手術。從發現到動手術,前後,一共八天。 熟識她的人都知道,她非常獨立、很會替旁人著想,總是不願意增加別人的負擔。不要說別的,光是這一次,到台北看病,就可以看出她多麼不想麻煩家人的心情。三個星期之內,一共跑了六次醫院,篩檢、穿刺、被告知是惡性腫瘤,全都是一個人來,一個人面對。先生照常上班、兒子放暑假在家。 還好,她有好幾個姊妹,姊妹們輪流台北、台中地接送。譬如,有一次,要到醫院,身上還帶著排血水用的引流管,不太能走路。她的安排卻是,先生送她到車站,搭公車,再叫姊姊到台北接她。 可是,姊妹們認為不妥,最後是姊姊開車到台中接她,陪她看完病,再由妹妹把她送回台中。之所以這樣安排,是怕一個人,一天之內,台北、台中連著來回跑兩趟,吃不消。 前面五次,人的情緒起伏最大、最需要人陪伴的時候,他先生只有在她開刀的那一天早上送她來,等開完刀,就先回家了。第六次,是在星期六,算起來,先生是第二次送她到醫院。我去醫院看她,她一個人在候診室,我問:「先生呢?」她說:「我叫他在樓上休息。」 我們兩個,就在候診室裡聊天,聊了一陣子,我說:「你要教小孩怎麼樣愛我們、要教他們怎麼樣照顧我們。」她很敏感,說:「我跟兒子講,如果我需要幫忙的時候,我會跟你說。」我說:「這樣,他是被動的。」我看看她,接著說:「在知性學習上,我們很認真地教小孩,從教他叫爸爸媽媽,到ㄅㄆㄇㄈ,我們一遍又一遍地教,很有耐性,也會講究方法。但是,碰到愛人、照顧人的時候,我們反倒不教了。」 「事實上,我們也會等在那裡,期待他們很窩心、很體貼地對待我們。當人不舒服的時候,也會想:『你難道看不出來嗎?難道還要我教你嗎?』沒錯,就是要教。教他怎麼樣愛我們,免得他們將來會後悔。教他們怎麼樣照顧我們,否則,我們會陷他們於不義。」更何況,他現在學會照顧我們,將來,也才更有能力疼他的太太和小孩。」 「同樣地,先生也要教。像今天,他明明是陪著你來的,你為什麼要叫他在樓上休息?」朋友說:「他已經很累了,我不好意思再增加他的負擔。」我說:「任何一個健康人,都沒有辦法體會、想像生病的人的痛有多痛。你要給他機會和你一起面對醫生、護士,面對你的病痛。同樣地,你也要教他怎麼樣愛你、怎麼樣照顧你。免得他將來會後悔。不然,你就會陷他於不義。」我稍微停了一下,說:「像現在,你就是應該叫他進來陪你一起聽醫生、護士怎麼說。」 她馬上就把先生叫進來,陪在一旁。 趁先生去繳錢的空檔,朋友跟我說:「你說得對,我知道,我會做。」我說:「那我就再多說一點,你能夠毫無保留底和他分享你的喜、怒、哀、樂,包括痛苦與無助,在你最脆弱的時候,讓他知道你需要他的幫助,這才是對他最大的信任,在這個被信任的基礎上,他才可能感受到你對他的、真正的愛。」 隔天一早,朋友就打電話來說,昨天,分別跟兒子、先生談過了。吃晚飯的時候,兒子竟然還會為她夾菜。先生也打算在她要跑醫院時,請假陪她。 最後,她說:「謝謝你的提醒。」 人本教育電子報/出刊日期2006/11/28(二) 也不知道是誰教的,我們(還是只有小蟹子)從小就被訓練要獨立、要自立自強,凡事盡量靠自己,不要麻煩別人,結果勒~多少心酸淚,只有自己吞啊!然後還要怨嘆一下,心事誰人知啊~ 不是說:「痛苦因分擔而減輕、快樂因分享而增加」嗎?這個需要練習,可是真的值得試試看喔! 所以!在這裡要鄭重的告訴大家!小蟹子的無賴,是被訓練出來滴!!圖說:這是很久沒跟大家見面的小湯圓,長大很多呢!   

灰姑娘的豬蹄鐵

最近小蟹子的工作不但是忙的團團轉,還遇到了相當大的挫折和挑戰,潛意識裡開始排斥起「睡覺-起床-上班」的日常慣性,於是耍賴兼愛惡搞的小蟹子又玩起了「不睡覺是讓明天慢一點來」的郝思嘉逆向方法,明明已經邊打哈欠邊留眼淚了,還是攤賴再沙發上,就是遲遲不肯上床是睡覺。可憐的凡夫又開始了一段悲慘的歲月,明明已經累的快要睜不開眼睛,還是要想盡辦法哄小蟹子去睡覺。 一天,凡夫實在累的受不了,好說歹說終於讓任性的小蟹子在床上躺了下來,自己就已經呼呼做響,趕忙跟周公下棋去了;第二天,又覺得沒有安慰小蟹子,就自己先睡了,心裡過意不去,於是有了下面這段對話:凡夫心虛的說:我昨天晚上是不是一下下就睡著了??小蟹子沒力的說:對啊!都還不到12點就睡著了!凡夫心虛的說:真的喔?跟灰姑娘一樣喔!小蟹子沒力的說:是啊!跟灰姑娘一樣,12點一到就變成小豬豬了!凡夫開始搞笑的說:喔!原來灰姑娘的本尊是一隻豬啊!小蟹子極度沒力的說:那請問這隻灰姑娘豬,你的玻璃鞋勒?凡夫認真的說:那是他們搞錯了啦!鏗!清脆一聲!掉在地上的是豬的鞋子,又稱豬蹄鐵啦!跟馬蹄鐵是一樣的道理啦!可是是金屬的,不是玻璃鞋啦!小蟹子說:※※◎◎##... 小蟹子的轉轉念: 感謝天!讓我在最灰色的時候,還有笑的理由和能力!感謝天!穿過漫漫的長廊、推開層層的門檻,還有一片藍天在等待~

Give Me 一千元

你沒有看錯!小蟹子沒有打錯,更不是要賣弄洋經濱英文。這句話可是花了好久才聽懂的,這些柬埔寨小孩常常跟在觀光的身邊,小小聲、不斷呢喃的說:「Give Me One Dollar」、「Give Me 一千元」(註)、「讀書」也是因為幾句話加在一起,小蟹子才聽懂原來他們是希望觀光客給點錢。 除了要錢,幾乎每一個景點都會遇到一大群的小朋友,手上拿著或是旅遊指南、或是手工藝品、或是明信片集,想要賣給觀光客,他們不會碰觸到客人,也不具有任何的威脅性,甚至不會有任何令人不舒服的動作,只是不斷的有點像是喃喃自語的說著「三個一塊錢」、「三個一百塊」。聽到這裡小蟹子突然迷糊了,前面的「一塊錢」應該是指美金,後面的的「一百塊」指的應該是台幣,啟動CPU運轉一下「一塊錢美金=一百塊台幣」??這匯率是不是有點太誇張了點?! 一天,兩個小朋友跟著我們從一個比較少觀光客的景點走出來,一路此起彼落的喊著「三個一塊錢」、「三個一塊錢」。見我們沒反應又一致的改喊「四個一塊錢」、「四個一塊錢」;然後「五個一塊錢」,凡夫打趣的說賭賭看,走到門口的時候是多少個一塊錢,小蟹子懶的說就說「全部一塊錢」,沒想到話才講完,小朋友竟然也喊起「全部一塊錢」,頓時我們兩個笑翻了。小朋友見狀發現情勢不太對,又改喊「五個一塊錢」,懂中文的導遊於是用柬語跟這兩個小朋友聊了幾句,才跟我們解釋,小朋友根本不懂「全部」的意思。 原來這些小朋友不是真的懂中文或是英文,只是硬記下這幾個字的發音,就這樣當街販售起來了。當然他們也還不懂得算數,更不要說是匯率換算的問題了。小蟹子比較好奇的是,他們怎麼知道要跟我說中文勒?還知道可以跟我用台幣交易勒。 另一天,我們走進達頌將軍廟,這裡觀光客少、販售東西的人也少,一個媽媽帶著四個小小孩就坐在門口,導遊大概是想幫這個媽媽吧!一把抱過小Baby就逗弄起小孩了,幾個月大的小娃也被他逗的格格笑了起來,凡夫和我拿起相機拍了幾張,媽媽笑了,跟導遊說了幾句話,導遊才放下小孩,開始參觀的行程,順便跟我們說,這個媽媽很開心,因為他的小孩可以出國了!跟著我們的照片出國了! 接著往裡面走去,大一點的小孩,男生跟著凡夫、女生跟著小蟹子,一路就是喃喃的說著「三個一塊錢」、「Give Me 一千元」。我們一邊聽解說、一邊拍照,並沒有理會這兩個小孩,他們就這樣一路跟我們走進去,又走了出來。有時候大概是跟的無聊,兄妹倆就隨性的在旁邊打鬧起來;我坐下來休息,小女生又很熱情的拿起手工藝品,喃喃的說著「三個一塊錢」、「Give Me 一千元」,看小蟹子不加理會,就自顧自的玩起了要販賣的藝品。可是我們一起身前行,兄妹兩又快快的跟上,就這樣幾乎要陪我們逛完一整個達頌將軍廟了。凡夫不忍心,小蟹子也不忍,又實在不想買東西,於是商量著請他們倆坐好,給他們拍個照好了。導遊一聽,趕緊用柬語招呼兄妹倆,於是我們留下了這幾張孩子們燦爛的笑容,這才是孩子應該有的笑容吧! 另一個場景到洞里薩湖,這裡有許多越南裔的水上人家,住在湖上,大人們以小船當作交通工具,那小孩呢?很簡單!一個小水盆,一根木棒,就是他們的簡易小艇了,看他們S型的划著水,就可以在水裡快速的來來去去,明明還是遠方一個看不清楚的小點,忽而一張天真的臉龐就出現在船畔眼前了,簡直就是洞里薩湖上的小精靈,當然也是希望觀光客給點小錢囉! 還有一些小孩,他們並沒有要來發觀光財,或是幫家裡趕牛經過,或是在自家門前玩耍,不論如何他們都有一個天真善良的共同表情吧! 想要到吳哥旅遊,面對小朋友大軍,你可以當散財童子,或是練一副鐵石心腸,不然就帶上一大包的糖果吧!註:美金一元等柬幣四千元,兩種貨幣同時通行於吳哥所在的暹粒省,所以之前說的「One dollar」是美金一元的意思,後面說的「一千元」是指柬幣一千元。  

創意上海.俏江南

餐桌上,怎麼會有文房四寶勒? 邊吃飯還邊用毛筆題字喔? 其實,這是這家餐廳的招牌主食,還就叫「文房四寶」呢。「筆」頭已經被小蟹子咬掉啦!吃起來有點饅頭的口感、皮酥脆一點;「墨」幾乎就是台灣拜拜用的「麻荖」外面是香香酥酥的芝麻,裡面是麻薯和米絲;「紙」是蒸過的麵粉皮;「硯」就不能吃啦,所以用來乘裝墨條;但是還多一樣工具-紙鎮,旁邊黃色、條狀的那一疊,其實是花生酥,這個則吃來齒頰留香,會一口接一口喔。 這道「晾衣白肉」,上桌時,是上面完全衣服曬在衣架上的模型;待各位饕客眼睛欣賞過以後,衣服也曬乾了,服務員會幫大家把「衣服」摺疊好,就成了下面這幅模樣啦!新鮮燙過的肉片,包上紅蘿蔔及黃瓜絲、特製的辣醬,清爽甜辣的味道十分容易入口,連不吃肉的小蟹子也覺得美味喔! 這家店的以創意川菜為號召,「生菜牛肉鬆」也是熱門招牌菜,將碎牛肉伴炒辣醬,再以蝦鬆的方式呈現,並且以金魚杯裝飾餐盤上桌,既好吃又好看。另一道「搖滾沙拉」,在餐桌旁,由服務員將準備好的材料、醬汁,倒入一個細長玻璃瓶裡,蓋上蓋子,像調雞尾酒般,用力搖晃,味道並不特別,但是噱頭十足。還有一道「川燙牛肉」,上菜時準備好一大盤牛肉、辣醬、、還有一個玻璃鍋子,裡面有攝氏200度的熱油,也是在餐桌邊,直接攪拌調理,然後迅速撈起,牛肉辣的麻利、辣的香豔,卻十分鮮嫩,也是一道好看又好吃的料理。 以上這些料理,都來自同一家餐廳-俏江南。這家餐廳有多火紅,從我們不同的兩個客戶,連著兩天,不約而同的都請我們在上海「正大廣場」的這家分店用餐,就可以得知。 這家創意川菜餐廳,以獨特的行銷手法:在高級的辦公大樓開餐廳,最早一家在北京的國貿大樓裡,到現在在中國將近20家分店,幾乎都開在辦公大樓裡;配合華麗精緻的裝潢、創新又美味的料理,快速崛起,5-6年的時間已經是20-30億台幣年營業額的餐飲王國了。 位在浦東正大廣場的這家分店,之所以得到小蟹子不同客戶的共同青睞,除了俏江南`原有的特色之外,更有兩間著名的河景包廂(聽說要一個月前預約才有機會),可以在高處,以大片的落地窗,眺望整個黃浦江外攤的景色,當年十里洋場那些著名的洋樓,都可以一覽無遺。可惜我們都只訂到了一般包廂,一天午餐,索性就不要包廂了,直接落座在大食堂的窗邊,有看個過癮吧!又要說一聲可惜了,這一天整個上海天氣不好,天空灰濛濛的(聽說現在上海的天空都是這樣),拍不了好照片,就湊合著囉! 俏江南的創辦人張藍,一個時尚新潮的女子,因緣際會到加拿大打了一年的零工,帶著兩萬美金的辛苦錢,回到中國,開啟了這一片餐飲帝國。連他自己都說,他簡直是餐飲業的天才了!在中國打下這篇江山之後,問她下步計畫是什麼,她說,接著想在巴黎、紐約的時尚大道,也開上幾家「俏江南」,呈現中國美食。所謂:「願有多大、力有多大」,不知道他會不會成功,不過光是企圖心,就令人欽佩了! 相較那些天天喊著要作「華人第一品牌」的台灣老闆,就顯得有些英雄氣短了! 這裡還有一個小插曲,今年和小蟹子一起跑日本,看我每餐必拍、每菜必拍的業務頭子,也參加了在「俏江南」的第二場飯局,這下他可就詫異不已了,小蟹子怎麼可以面對滿桌新旗的菜色,竟然不動聲色,優雅的坐在那裡,一點也沒有舉起相機的慾望,是不是忘記帶啦? 哈!哈!親愛的長官,小蟹子可是專業的兼差部落客(一說完就有點心虛了!),怎麼可能沒有隨身相機勒!我是早就拍完啦!!哈哈哈哈…. 俏江南的官方網頁http://www.qiaojiangnan.com/更多俏江南及張藍的故事,請看http://www.icxo.com/daily/20061113/52.htm這次去上海,吃到的創意料理還不只「俏江南」,下圖則是在一家叫做「采蝶軒」的粵菜餐廳吃到,看起來像是蘿蔔乾絲的這道菜,香香酥酥、入口既化,美味可口,越嚼越香,是相當好的下酒菜;配飯吃大概會不知不覺的多吃一碗吧!小蟹子喜愛極了!大家猜一猜囉!這些像是蘿蔔乾絲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材料製作成的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