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感激與碎碎唸

慢慢的!「小蟹子的流浪」邁入這個階段了,對別人來說,這也許只是每天的一小步,不過對小蟹子來說,這總是許多小步所累積的一大步囉! 今年很挑戰,小蟹子從年初就一直被小船專案逼的「走在瘋狂的邊緣」,終於小船出港了!本來以為可以揮手道再見,沒想到,最後一刻,竟被推上了船,只怕接下來的日子只有更加忙碌,更加的心力交瘁,寫文章、逛網誌、到各家串門子,恐怕要靠一點緣分了! 「無米樂」的主人翁說:「沒米,還是能快樂」,那是一種與土地談戀愛的心情,一種無求的付出。現在,這也是小蟹子寫BLOG的心情了,在這裡用生活的感動,種下一畝記憶與分享的田,就只是這樣囉! 今年的流浪,走過了巴塞隆納、葡萄牙、倫敦、柬埔寨,出差走了東京、鐮倉、輕井澤、上海,不能出遠門的時候,在台灣逛了合歡山、烏來、翠峰湖、花蓮、福隆…,高興的是,至少東京輕井澤一段行程是已經寫完,還有那麼多東西要努力,就隨緣吧!開心的是,工作忙碌,「小蟹子的流浪」還可以緩步前進,繼續紀錄生活,也紀錄旅程。這當要謝謝各位網友不斷的鼓勵。 謝謝大家!! 這次挑的禮物有兩項,今年台灣的冠軍米還有2007年聖心教養院的桌曆,這是有特別意義的。 「小蟹子的流浪」剛開台的時候,陸續寫了「爸爸媽媽的無米樂」、「無米樂的心底事」介紹「無米樂」這部電影,介紹台灣農民對土地的感情,也紀錄小蟹子這個台南女兒對鄉土與傳統的一點心思。今年很開心的是,「無米樂」的主角崑濱伯,跟土地談了70年的戀愛之後,終於今年得到了台灣稻米冠軍的肯定。這次要送出的米,就是直接跟崑濱伯家買的呦!是蟹子媽辛苦跑回台南縣後壁鄉找到的喔! 關於「聖心教養院」比較大的觸動是在讀到米果小姐寫的「聖心教養院——我們的責任」,然後看到她在網路上辦了許多次的活動,結合愛棒球的網友,一起為教養院募集經費,小蟹子財力有限,又稱不上棒球迷,實在不敢收藏那些夢幻真品,只能在心裡默默加油打氣。沒想到新年頭,攝影家張大魯,竟然用他拍的聖心教養院的珍貴照片,製作了一份桌曆義賣,當然小蟹子就一定要支持囉!所以第二份禮物選的就是這份2007年的桌曆囉!每天看到這些天使般的臉龐,辦公室、生活中再大的挫折都可以得到一點點的撫平吧!好康分享:義賣聖心桌曆http://www.wretch.cc/blog/haomei&article_id=5079255想吃冠軍米,也可以洽詢芳榮米行06-6622149(一包台幣兩百元啦!)  

戰爭與和平

 作者:凡夫法國諾曼第半島幽靜的海邊,有好幾座二戰陣亡將士墓園,有D-Day英勇登陸的美軍、英軍、加拿大軍、波蘭軍..;另外,也有一座德軍的墓園。我特別想去看看這些佔領法國領土、和聯軍廝殺、客死異鄉的德軍最後安息之地。這些德國青年服從祖國的號召,抱著赤誠愛國的心,鎮守在諾曼第懸崖上。在1944年6月6日清晨,面對著如潮水般湧上登陸的聯軍,如暴雨落下的轟炸,在防線崩潰的那一瞬間,他們想些什麼?德軍墓園位於一個小村落 La Camb,除了墓園外,旁邊蓋有一座現代化的和平博物館。墓園裡用的是灰黑石頭所刻製的十字架,明顯和美軍墓園光滑的白色大理石有所不同。這個墓園共葬了21,222名陣亡德軍,其中無法辨識的200多名被共同葬在中央的土塚,上面也是一個大大灰墣墣的十字架。墓園裡參觀憑弔者不多,偶見一兩個花圈躺在墓誌石旁邊,大約是後人前來追思所放置。烈日當空,照得紅葉顯得更為燦爛,也襯得墓園更為孤寂。美軍的墓園位在知名的奧瑪哈海灘(Omaha Beach)山頭上,這個海灘就是「搶救雷恩大兵」裡,湯姆漢克領導班兵上岸的地方;這個海灘現在是風帆運動的聚集地。在當時這裡是掃射美軍的機槍陣地,現在躺著9,387個遠渡重洋,來幫助法國人收復失地的美國青年。其中,不僅有樹立著大衛之星的猶太人,還有33對親兄弟和4個女戰士。整齊排列的白色十字架,面對著一座紀念那些失蹤同袍的紀念堂。美軍墓園是憑弔者必來之地,整修得非常肅穆美觀,紀念堂前長長的水池照應著藍天和綠樹。不管是德軍或是美軍,這些青年在離家之前必定擁抱了家人,抱著勇氣邁向未知的異國戰地。參戰青年都是純潔的,服從國家的號召,盡職地執行被賦予的任務。硝煙在耳邊消散之後,敵我雙方一起安息在這片看來幽靜青翠的土地上。在這裡我沒看到法國人流露出對德軍的歷史憤恨,只看到對這些犧牲的外國友軍的尊敬,和從戰爭經驗中所激發出來對和平的渴望。  參觀位在中國的二戰古蹟時,我從未有過這樣的感受;再想起2005年台北縣政府拆除烏來高沙義勇隊紀念碑,以及中國大陸這幾年的仇日事件,不禁問起:仇恨的意識形態何時才能在某些人心中消逝?更多照片請見:http://photo.xuite.net/betty.eric/1260597

秋陽落入西海岸

凡夫爹印象中的西海岸(註1),是玩水抓螃蟹,打牙祭的好地方。凡夫印象中的西海岸,是髒髒臭臭,令人敬而遠之的黑水邊。 秋陽正好的這一天,好朋友、家人一群,我們大白天騎鐵馬,飆過「潭雅神自行車道」(註2)。飽餐台灣美食之後的這個黃昏,意外的發現,這美的人身心舒暢的西海岸落日。 這個傍晚,姊夫說要帶我們去苑裡海邊看夕陽,大家心存懷疑,完全沒有概念會看到什麼。然而,就像多年之後,再訪福隆,意外的發現福隆的美麗新風貌;苑裡海邊也有了和我們印象中截然不同的美~ 停好車,只見姊夫打了赤腳(注意喔!打赤腳喔!)下車來,小蟹子依然心存疑惑,光腳要入海水,不會被弄髒,或是被沙灘上的雜物弄傷嗎?然而一踏上沙灘,這個疑惑就有了答案:這裡的沙灘乾淨的令人驚訝,隨然不是那種電影情節中夢幻的白沙,但是灰樸樸沙卻是單純的,除了沙幾乎沒有其他的雜物。更神奇的是,這一大片的沙地上,多的是一個小沙洞,然後放射狀的佈滿一粒粒的小沙球,原來這是小螃蟹的家,這一大篇沙灘原來是螃蟹們的天堂樂園呢!凡夫爹小時候的景象應該就是這樣的畫面吧?!還是這個螃蟹依然太小,要再等一陣子,等他們長大呢? 踩著細沙,一邊捉弄小螃蟹,一邊往大海的方向走去,意外的發現在這河川的入海口,河水竟然清澈見底,沒有一絲的污染、一丁點的雜物,小蟹子突然有些迷惘,這真的是台灣的西海岸嗎?於是在河水已經打濕腳ㄚ子的片刻,決定脫掉鞋子,也來個赤足入水吧!就讓天然的海水,洗去塵埃吧! 最棒的是夕陽,火紅的一大顆,把天地之間,染成了璀璨金黃的一整個世界,雲暖暖的、懶懶的;空氣暖暖的、懶懶的;海水暖暖的、懶懶的;清涼海風息息吹拂之下,有一種豐富的喜悅,也有一種倦鳥歸巢的安適和放鬆。所以呢!大隊人馬自動解散,各自找各自的喜好玩耍起來了:打球的打球、丟飛盤的丟飛盤、抓小嬰兒去踏海水、當然該攝日的也要認真去攝日囉! 媒體告訴我們,台灣產業嚴重外移,台灣經濟完蛋了。可是,媒體沒有告訴我們,產業嚴重外移,污染大幅減少,台灣生態環境有救了! 註1:本文所指的西海岸是指台灣中部,通宵、苑裡到大甲一帶的海岸線。註2:連接台中縣潭子、大雅、神岡之間的那條自行車道。 延伸閱讀潭雅神 PartII福隆秋賞玩福隆的艷陽下之一福隆的艷陽下之二 本文照片,第一、二張是凡夫的作品,其餘的為BELL先生的作品,感謝BELL先生的友情贊助啦!

求求你!給我十萬~

小蟹子怎麼了?怎麼會一開口就要十萬勒? 出門玩耍太多,所以破產了?亂敗家變成卡奴一族,被循環利息壓垮了?欠地下錢莊債務,正在被黑道追殺? 其實都不是。這個十萬不是新台幣啦!是第十萬個瀏覽人次啦!! 是的!!「十萬抓抓樂」活動開跑囉!! 遊戲辦法:只要進入小蟹子的部落格,看到左上角的「參觀人氣統計」中的「累積人氣」剛好是「100000」,那恭喜你!獎品就是你的啦!趕快PrtSc,把畫面抓下來,貼到小畫家或是其他繪圖軟體,然後把檔案寄到下面的郵件信箱給小蟹子,就完成啦!信箱是:bchchang@gmail.com這次要送出的獎品是,今年的冠軍米一包,也就是電影「無米樂」主角崑濱伯的米喔! 此外,本次活動也將開出附獎,抓到「99999」的朋友,只要把畫面抓下來,寄到上面的郵件信箱,也有獎喔!!獎品是攝影家張大魯先生的攝影作品所製作的「2007聖心教養院桌曆」一份,並附上米果小姐的「完全燃燒棒球部落格」一書。 至於為什麼選擇這兩項禮物,大家可以猜猜,也可以等公佈得獎者的時候,小蟹子再一併告訴大家囉!

七彩的吳哥天空(KUSO補充版)

巴肯山(Phnom Bakheng)的落日,是吳哥窟一項精采的行程。這座只有67公尺高的山,位於吳哥窟的中心點,雖然不高,卻提供了想當棒的視野。通常上巴肯山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坐在大象背上,慢慢搖上去;另一種就是靠雙腿走個10幾20分鐘也是可以到的啦! 這一天傍晚細雨紛飛,心裡覺得看到夕陽的機率實在不高,不過因為當天預計的行程已經走完,中午吃下去的美食還沒消化,跟導遊說找個地方讓我們「走走」路吧!於是我們爬上了巴肯山!怪怪!既然下雨還是很多人不死心想來看夕陽勒~大家在正確的方位前,已經築出了厚厚的兩到人牆了,趕快幫凡夫卡個位,畢竟他負責拍照啊!角度很重要呢! 負責玩耍的小蟹子,撇開人群,一回頭,忍不住:「哇!」一聲,還很大聲呢!一到長長的彩虹,七彩分明的,畫過整片的天空!既壯觀又震撼呢!慢慢的,隨著光線的變化,彩虹也時長時短、時明時滅。 突然一個瞬間,小蟹子又「哇!」一聲,很大聲!因為這時候的彩虹不但是長的橫越過整個天空,顏色清楚而鮮豔;更神奇的是,天空現在有兩道彩虹呢!在原來的彩虹右側,還有另一道彩虹與原來的相偎相依。雖然模糊了一點,七彩色階依然清晰可辨,這是傳說中的「霓虹」! 再回頭,原本以為看不到的夕陽,這一天並沒有讓我們失望,欣賞完霓彩盛宴後,甚至觀光客已經漸漸散去後,太陽終於奮力的竄出了厚厚的雲層,灑下了遍地的金黃之後,再緩緩的沒入地平線盡頭的雲層之中。 再遇到吳哥的夕陽,則是另一場的驚喜。 參觀東美蓬寺(East Mebon)的途中,一下車,小蟹子忙碌的抓著相機,追著滿街幕歸的牛群。牛雖然常見,可是這麼大一群,一起下班回家就不常見啦!問我最大的感想是什麼,我會說這麼瘦的牛,還是第一次見到呢!原來一個國家窮,不只是小孩瘦弱,連動物都是呢!! 一轉身只見凡夫也拿著像機狂跑,小蟹子忍不住大笑,原來這傢伙又(註)開始效法夸父追日起來了!原來一顆蛋黃酥般的太陽,像是在跟東美蓬寺玩抓迷藏一般,從一個高塔邊、跑倒另一個高塔邊、再跑到下個塔旁,凡夫只好痴心的捧著相機追著跑囉!導遊也看到凡夫的攝情,火速帶我們到附近的另一處高地-變身塔(Pre Rup),方便從高處取景。 被小蟹子形容的很搞笑,其實,這一天的夕陽很溫柔、很有味道呢! 關於東美蓬寺和變身塔的介紹,推薦大家去看網友WildHeart的「變身塔不變身Pre Rup & East Mebon」,介紹考據詳細而完整、照片很漂亮喔!!(小蟹子的OS:這樣我是不是太懶惰了!) 註:用「又」表示不是第一次,凡夫追日,這當然不是第一次,印象中還有一次也很經典是爬大霸尖山的時候,追聖稜線的日出,改天把資料挖出來,再跟大家分享。 ===============================我是分隔線===========================網友Turkey說:小蟹子, 凡夫不是夸父, 他是攝日的后羿啦! 被他攝下的日都美美的說.小蟹子說:凡夫是后羿,那我就是奔月的嫦娥囉!!哇!哈哈哈!!小蟹子得意忘形的唱起來:我要飛上青天,上青天…小蟹子繼續得意忘形的唱:帶我去月球..那裡空氣稀薄,帶我去月球..天音:果然是個不安於室的女人~凡夫的OS:騙人啦!是誰說,巨蟹座的女人宜室宜家的啦~騙人啦~~===============================我是分隔線===========================凡夫去巴黎了!小蟹子只好自己在家耍冷!!(2006/11/5) 

彩秋鬧敦南

急急忙忙的跳上計程車,進台北城開會!躲在辦公室讀資料的好日子泡湯,還要應付客戶的烤問煎熬,心裡超不爽的。一路上哈欠連連,司機都拿出「蠻牛」,喔!不是!是口香糖請小蟹子吃了。進了客戶的辦公室,精神還是沒來,只好厚著臉皮,要了一杯已經被小蟹子戒掉的咖啡來提神。 端著咖啡,等待客戶準備資料的同時,望著玻璃圍幕窗外,突然發現,敦化南路好漂亮喔!這天,天空是淡藍色的,藍的通透、藍發亮;然後幾朵雲朵,白的純粹,卻有點虛幻,優雅的襯托著天空。連對面的辦公大樓,都被燦爛的陽光照的,白色的外牆似乎都能發出光芒了! 最棒的是,整條寬敞的敦化南路,不見車水馬龍的喧鬧與擁擠,只被美麗的台灣巒樹給鑲上了一條美麗的直線。翠綠的葉子上,開滿了美麗的紅花,滿滿的一整條,而且這些花還不是單一色的紅,濃、淡、深、淺都有,還有透露著金黃色的,豪邁的開滿了整條敦化南路,好不繽紛熱鬧啊! 每隔幾分鐘,捷運木柵線的列車還會緩緩的晃過不遠處的天際,這畫面突然有點科幻,小說、漫畫裡描述的未來世界,常常就是這樣的景象,不是嗎? 突然想起來,小蟹子從開始工作就常常跑這棟樓,好多的公司都曾經在這裡立足,遙遠的有蘋果電腦、康柏電腦;中古的有3COM、CISCO、商業週刊、遠傳電信;甚至曾經有幾個月的時間,自己就在這棟大樓裡辦公呢!可是小蟹子已經想不起來,當時到底是在幾樓上班了;就像此刻,也想不起來,為什麼不曾見過敦化南路這樣美麗的街景了! 短短的這幾分鐘,也許是咖啡因的作用,精神來了,小蟹子要勇敢的面對挑戰了。不同的是,心情變的充實而美麗;不同的是,不知道多久以後,我會忘記這場會議,可是會一直記得,這樣的秋天午後,敦化南路的這窗好風光。

樹語呢喃

誰說樹不會說話? 這裡的樹,用千百年生命的力氣,只為了要告訴你,那一句…真心話! 這裡是吳哥窟的「塔普倫廟」(Taprohm Temple),這廟是強盛時期的國王-加亞華爾曼七世(Jayavarman VII;就是蓋大吳哥城的那一位),為了母親所建,所以也稱為「母廟」,而且這不但是一個祭祀的廟宇,在當時也同時有學校的功能。這座12世紀初所建立的神廟,因為電影「古墓奇兵」而聞名於式;小蟹子則因為這些「樹語呢喃」而吟詠再三。這些盤據的樹是同一個樹種,當地人稱之為「卡波克」(Kapok),是蛇樹的意思。樹根盤據依附於建築之上,破壞了建築,可是又讓建築處於一種不倒的型式,達到一種神奇而完美的平衡。經過時間和天地日月的洗禮,這些樹根平實中,散發著自然的光澤,述說的是歲月綿延平實又豐富的故事呢。在熱帶叢林裡隱沒了幾個世紀的塔普倫廟,被法國人發現之後,曾經想要修復它往日的風采,不過樹與廟已經自成一格,自有神韻了,也就讓他維持現狀。 更多的塔普倫廟照片,請看http://photo.xuite.net/betty.eric/1143310   

秋夜裡的激情(更新補充版)

八禁!!限制級的又來啦!未成年的請注意啊!… 中秋夜,阿里山達那伊谷的民宿,用過晚餐的初秋夜,主人吆喝大夥,出去夜遊抓蝦!好久沒有去溪畔抓蝦了,大夥準備好工具,乘著微涼的晚風,漫步走向水邊,等著大展身手的躍躍欲試,空氣裡充滿一總興奮的歡娛~ 第一聲驚叫,是赤足入溪,夜裡微凍溪水的沁涼~ 第二聲驚叫,是被一群嬌客調嬉、親密接觸的心慌震驚~ 第三聲驚叫,面對生命這樣自然的需求,臉紅心跳~  意外遇見一大群青蛙,在此聚會,從溪畔到溪水裡,到水中的凸出的礁石,他們的蹤影幾乎無所不在,這輩子看過的青蛙,大概這一夜佔了90%。而且這些青蛙既活潑又熱情,常常一個勁兒,就往大腿上來個美式擁抱,於是一整個過程中,小姐和小孩的尖叫聲,此起彼落,從沒斷過;本來還很興奮要抓蝦的小朋友,一個個被嚇的晾在岸上,通通不敢下水了。  不知道是不是月圓牽動荷爾蒙的關係,本來是看到兩隻搭背的青蛙從眼前跳過,沒想到仔細一看,竟然到處都是成雙成對,正在激情演出的情侶青蛙,彷彿是闖入了青蛙失樂園呢!拿手電筒對著其中一對猛照,也不知道會不會長針眼的想看個仔細,沒想到這對青蛙,也落落大方的並沒有遮掩或是跳開,仍然繼續著原來的激情,才突然想起這樣打擾人家不太好!還是息了燈回頭吧!! 這溪邊的蝦,還是一樣有趣,深夜裡的手電筒一照,彷彿被電擊了一般,呆立原處,一動也不動,只不過這裡的蝦好像都小 了點,實在較人難以痛下殺手。 心裡才這念著可惜,這樣精采豐富的自然生態之旅沒能與各位網友分享,同行的阿崑(對!就是烤肉也能作出十道不同菜色的那位)對大家說:「我想要來拍照勒~」於是大夥回到民宿以後,阿崑又一個人帶著像機折回溪邊,拍下了這些精采的照片,真的是要好好謝謝他呢!!      沒想到一篇青蛙的激情篇,引起大家這麼多的興趣。好友BELL先生還擔心小蟹子答不出來,特別MSN告訴我,青蛙是「體外授精」所以下蛋並不是他們激情的產物,決定請GOOGLE大師為大家解釋疑問。 簡單的說青蛙做的愛做的事和下蛋的過程是這樣:青蛙的蛋是在雌蛙肚子裡發育成熟的,因此有成熟的卵的雌蛙肚子就會大大的囉!然後雄蛙就會跳上去,一方面將自己的性器靠近雌蛙的排卵口,一方面幫雌蛙把蛋擠出來,於是剛擠出來的蛋就會比較快而且有機會遇到精子,也就增加授精的機率囉!所以當雌蛙肚子裡的蛋都擠完了,雄蛙就搖搖屁股散人啦! 這樣解釋完一點浪漫和美感都沒有了吧!! 不過GOOGLE大師卻讓我意外找到這個很棒的網站 「楊懿如 的青蛙學堂」,(http://www.froghome.idv.tw/index.htm)裡面清楚詳細紀錄台灣青蛙的習性和生態,介紹很多青蛙的知識,有興趣的好奇寶寶可以去看看囉!! 對了!最後小蟹子根據楊老師的圖鑑對照了一下,猜我們拍到的應該是「梭德氏赤蛙」,大家看看像不像囉!!        

我是呆頭蛾

呆頭蛾的自言自語: 「啊!飛的好累喔!停在這個小樹枝上打個盹好了!對了要偽裝一下,免得被認出來!!」 「ZZZZZZ………」 「咦!這群人類怎麼這麼無聊,圍著一片枯葉看這麼久喔?!還拿相機猛拍喔?!」 「齁!!真是夠了!!」 「啊!不理這群瘋人類了!!!繼續睡….」 「ZZZZZZ………」 小蟹子錄於汐止大尖山巔P.S. 照片是手機拍的,效果不好請包含。

洞里薩湖的水上生活

緩緩的,從荔枝山(Phnom Kulen)下來;緩緩的,穿過草木茂盛的叢林、流過高腳屋的門口;緩緩的,暹粒河(Siem Reap River)注入了洞里薩湖(Tonle Sap)。這裡是湖的一支起點,這裡才是生活的起點。 洞里薩湖是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元朝周達觀形容的最貼切「淡洋」。乾季的時候,湖的面積大概是3000平方公里,大概是1/10個台灣大,湖水連著洞里薩河,遠遠的擴展到首都金邊,與源自青康藏高原的東南亞生命 之河-湄公河交匯,然後注入大海。到了每年五到十月柬埔寨的雨季,大量的雨水不但豐富了湖水,同樣也豐富了湄公河,於是過度豐沛的河水就逆流注入洞里薩湖,調節湄公河的水量,降低下游河水氾濫的程度,這時候湖面就會持續的擴張,可以成長3-4倍大,約1萬多平方公里,深達10公尺,真的就是浩瀚的汪洋一遍了。 浩瀚的湖水,對觀光客而言,是熱門的觀光景點(雖然有點怪味道),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各式郵輪穿梭洞里薩湖上,甚至有停泊在湖中央的大型晚宴船。某些角度看去,湖水無涯,只是在無窮的遠方,和天空有了神秘的交集,樹叢頂尖(因為樹身已經埋入水中了)露出的空隙,剛好映照天空的光芒;雲朵分布的開闔,似乎又是樹影的反射。或者只是單純的看到光和影的交融,透露出一種令人安心的祥和。 浩瀚的湖水,對柬埔寨人民而言,是最大的淡水魚漁場,產量世界排名第四,除了是重要的食物來源,甚至可以出口,創造外匯。更重要的是,這裡是賴以安身立命的家。洞里薩湖的水上人家,用竹子高高撐起房屋的骨架,用柬人的國樹-棕糖樹的葉子編成屋瓦、牆面,這樣站立在湖中的高腳屋,就是他們的家。導遊說,住在水裡的是越南人;正確的說應該是越南遷移來的柬埔寨人吧! 住在湖裡,船就是主要交通工具了。所以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小船(而且不只一艘),作為出門往來的交通工具,甚至可以看到許多的媽媽帶著小孩在船上,進行著許多關於生活的細節。那小朋友沒有船,要出門(像是去上學、找同伴玩耍)該怎麼辦呢,很簡單,一個小水盆,配合一根小木棍,就是一艘簡易小艇了。悠游在洞里薩湖上,常常會發現這些小朋友的蹤跡,像是小精靈一般,划著小艇,忽地一下就竄到遊船旁,忽地一下又輕盈消遙的划走囉! 住在湖裡,廣大的湖也提供了相當多的生活功能囉!像是學校,小朋友要上學,學校當然也蓋在湖面上囉!功能好一點的學校,頂樓還有籃球場呢,還好有護網圍著,不然球要是掉下來,要去湖裡撈球可能就困難一點;圖書館也是有的。人民信仰 核心也是有,湖上有土地公廟、還有天主教堂呢。 可是湖水有漲有跌,高水位的時候會不會淹沒家園,低水位的時候要不要加個樓梯、小船會不會沒有地方靠岸呢?不會的!這些水上人家也是逐水而居的,當水位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他們就往湖中心搬;水位昇起來了,就往邊邊搬家囉,而且是整個房子搬走呢,這才是名符其實的「搬家」。有的人家,一年甚至要這樣來來回回的搬個四次家呢!這麼辛苦為什麼不住到岸上來呢?導遊說了語重心長的一句話:「離開了這湖,這些人要怎麼生活呢?」 以前看凱文科斯納的電影「水世界」(是這個名字吧!)總覺得那樣不能腳踏實地的生活很難想像,覺得有點艱難困苦。洞里薩湖真實呈現的那樣的人生,而觀光客小蟹子在當下和現在,仍是震撼和錯愕吧! 更多洞里薩湖的照片,請看:http://photo.xuite.net/betty.eric/1143333